學校簡介
學校創(chuàng)辦于 1952 年 3 月,原為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廣西分院, 1953 年改稱廣西省民族學院, 1958 年更名為廣西民族學院, 2006 年 2 月 14 日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廣西民族大學。是國家民委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共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十一五”重點建設的綜合性民族高等學校。
學校在發(fā)展過程中,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 1958 年在南寧人民公園,毛澤東主席接見學校各族師生代表; 1990 年 11 月,江澤民總書記在溫家寶等領導人的陪同下到學校視察,對學校的辦學成績和校園環(huán)境給予充分肯定和贊揚; 2001 年 3 月,胡錦濤同志出訪東南亞三國時,親切接見了學校在越南、老撾講學、留學的師生代表;朱德、陳毅、阿沛?阿旺晉美、賽福鼎、李鐵映、尉健行、司馬義?艾買提、李兆焯、陳至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到學校視察指導工作。
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建校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取得了顯著成績: 1993 年獲中組部、中宣部、國家教委黨組“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普通高?!狈Q號, 2005 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全國文明單位”稱號。先后 2 次榮獲國務院國家民委“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稱號,多次獲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稱號。 1998 年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2003 年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良好”等級。
學校位于廣西南寧市風景秀麗的相思湖畔,分東、西兩個校區(qū),總面積 132.2 萬平方米( 1983 畝),其中東校區(qū)建筑面積 368836 平方米,綠化覆蓋率 58.14% ;西校區(qū)正在動工興建。 2006 年底學校教學儀器設備總值 7615 萬元,有圖書資料 116 萬冊,電子文獻資料 98 萬冊(篇、件)。 1998 年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2003 年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良好”等級。 2005 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2006 年 3 月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綠化模范單位”?,F(xiàn)設有 15 個學院,有 2 個一級學科和 40 個二級學科(含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下涵蓋的二級學科)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53 個本科專業(yè); 1 個國家級本科人才培養(yǎng)基地; 2 個自治區(qū)級重點學科; 1 個自治區(qū)級重點實驗室; 2 個自治區(qū)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1 個自治區(qū)高校人才小高地。此外,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還將學校確定為全國 10 個“中國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重點學校”之一,“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認定考試點”和“漢語水平考試( HSK )高等考點”。教育部將學校確定為“海外漢語教師來華培訓資助項目執(zhí)行學?!?。 1997 年至今,已有來自 42 個國家的 1500 多名考生在我校參加了漢語水平考試;長期承擔對越南、老撾、柬埔寨和泰國漢語教師的培訓任務,為這些國家培訓了 100 多名漢語教師。
學校現(xiàn)有研究生 722 人,本科生 12281 人,??粕?1318 人,函授生 10235 人,預科生 1010 人,留學生 490 人。在校教職工 1198 人,其中教授 104 人,副教授 206 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 314 人(其中博士 64 人),有不少人是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
2001 年到 2006 年,學校共投入 2992 萬元用于科學研究。高層次課題立項增多,科研成果突出。期間學校承擔國家級課題 28 項,省部級項目 144 項;出版各類著作 289 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 4000 余篇,其中被 SCI 、 EI 、 ISTP 收錄論文 117 篇;獲各級各類教學科研成果獎 302 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獎勵 76 項?!稄V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在國內外有較大的影響,進入中國百強社科學報, 2003 年被國家新聞出版署評為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社科期刊; 2004 年“人類學研究”欄目被確定為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名欄建設”第一批入選欄目; 2006 年成為教育部“名刊工程”第二批入選期刊。
學校先后與蘇州大學、中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穩(wěn)定的人才培養(yǎng)和科研合作關系;與美國、英國等 12 個國家和地區(qū)的 64 所學校和學術機構簽訂了交流和合作協(xié)議;與多個國家互派留學生。先后招收了來自 23 個國家的近 3312 名留學生,累計派出留學生 2215 名。 2006 年 4 月,由我校與泰國瑪哈沙拉坎大學合辦的孔子學院獲得國家漢辦批準。多層次的開放辦學,增強了學校的辦學活力,優(yōu)化了辦學模式與特色。
建校以來,學校已為國家培養(yǎng)了近 9 萬名少數(shù)民族干部和各類專門技術人才。不少畢業(yè)生已成為頗有 成就的 教授、專家、學者、作家、詩人、黨政軍領導干部。
為實現(xiàn)學校發(fā)展的新跨越,學校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堅持面向少數(shù)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的辦學宗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fā)展研究生教育,以特色創(chuàng)優(yōu)為基礎,以不斷創(chuàng)新為動力,以人才培養(yǎng)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隊伍建設為重點,以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為保障,突出“民族性、地方性、國際性”,強化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三大功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辦學水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構建并逐步完善以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為主體,繼續(xù)教育、國際教育、獨立學院互動共進、協(xié)調發(fā)展的辦學新格局,力爭把學校建設成為在國內和東南亞地區(qū)有較大影響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高水平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