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北山路,東起斷橋,西至楊公堤,全長約3公里,路兩旁主要栽種的是法國梧桐,樹齡約在數(shù)十年以上。一路林陰夾道,路南側(cè)為清波似鏡的北里湖,隔湖即為白堤。北側(cè),屋宇鱗次櫛比,古跡夾處其中,清末民初的名流舊居多有遺存,曾經(jīng)是西湖博覽會主要活動場所的大禮堂、堅匏別墅、工業(yè)館、招賢寺、新新飯店等。
北山路起源于宋代,但是它的文化主體卻主要是在民國時形成的。從宋代到清初的上千年歷史中,北山街不過是西湖旁一條由行人踩踏出來的泥土小道罷了。民國元年(1912),李叔同來杭州,就注意到“除了春秋兩季的香會之外,西湖邊的人總是很少,而錢塘門外,更是冷清”。
1912年7月,杭州開始拆除從涌金門到錢塘門的沿湖城墻,從此西湖與杭州城連在了一起。今天,北山街上的別墅山莊和旅館、飯店幾乎都是在那以后建造的。
1920年至1922年,杭州拓寬沿湖馬路。西湖被填小了,湖旁的泥土小道變寬了,從此,北山路開始有了路的模樣,吸引名人筑園隱居,軍政界的有蔣經(jīng)國故居,湯恩伯舊居,孫傳芳舊居,東山別墅,實業(yè)家的有孤云草舍,留馀草堂,王莊,穗廬;藝術(shù)家的有黃賓虹舊居,林風(fēng)眠舊居,趙無極舊居;名人居所有秋水山莊,春潤廬等。
雖然北山路不是我上下班必經(jīng)之路,但是我常常借道北山路,停車駐足,去體會這條路的魅力。 壇子里關(guān)于杭州的主題不少,可是杭州的美景太多,于是打算開這一個主題,集中展現(xiàn)杭州北山路的美麗。還望手里有北山路一帶的美圖的泡菜們多多支持。
計劃從泡菜們的圖中不定期選出經(jīng)典拍攝地點或景點置頂,并輔以該地點的簡單介紹。
白堤和斷橋?qū)]?/p>
白堤與北山路平行,從北山路上拍攝白堤是常選的角度。
白堤全長1千米,東起斷橋,經(jīng)錦帶橋而止于平湖秋月。白堤橫亙湖上,把西湖劃分為外湖和里湖。白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宋代又叫孤山路。明代堤上廣植桃柳,景色絢爛,故又稱十錦塘。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時,常到白堤漫游,并曾作《錢塘湖春行》一詩,云:“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白居易在治理杭州時,興水利,建石涵,疏浚六井,開拓西湖,政績昭然,有德于民。后人對這位賢明的地方官的充滿懷念,稱白沙堤為白堤。但白居易所筑的白公堤并非是現(xiàn)在的白堤,而是錢塘門外向東北延伸的一條堤坎,早已廢圮,如今僅剩圣塘閘橋亭遺跡。
斷橋是白堤東頭的第一橋,因孤山之路到此而斷,故名。傳說“白蛇傳”故事中白娘子與許仙首次相會,就在此橋。“斷橋”其名,最早見于唐代詩人張祐《題蘇小小》的詩句:“斷橋荒蘚澀。”宋代稱“保祐橋”。又稱“斷家橋”、“短橋”,而“斷橋”之名最富詩意,因此得以流傳。“斷橋殘雪”是欣賞雪景的佳處。當(dāng)大雪初霽,斷橋拱頂處積雪先融,遠(yuǎn)遠(yuǎn)望去,一片銀白世界中,橋頂雪殘恰似斷開,別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