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職責
使者自傳道之初,就極其重視拜主與人類的職責。而后者更為重要,因為作為人本身,若不在主道上盡自己的人道義務,那么他的禮拜就失去了意義,他自己也成了卑微的、沽名釣譽的偽信士,早期下降的《古蘭》中有如下一段經(jīng)文:“你曾見否認報應日的人嗎?他就是那個呵斥孤兒,且不勉勵人賑濟貧民的人。傷哉!禮拜的人們,他們是忽視拜功的,他們是沽名釣譽的,他們是不肯借人什物的。”(107:1—7)
人若不盡自己的職責,其禮拜無絲毫的價值,然而若讓人在主道上處處盡自己應盡的職務,則非輕而易舉之事,其難度猶如在爬上坡路:“他怎么不超越山徑呢?你怎能知道超越山徑是什么事?是釋放奴隸,或在饑荒日賑濟親戚的孤兒,或困窮的貧民。”(90:11—16)
孤兒及處于困境中的求護者不但要受到幫助,而且還應受到人們的尊重:“絕不然,你們不優(yōu)待孤兒,你們不以濟貧相勉勵,你們侵吞遺產(chǎn),你們酷愛錢財。”(89:17—20)
財產(chǎn)不應被一部分人所屯積居奇,富有者的財產(chǎn)中理應有窮困者的份額。正如《古蘭》中所說:“你們的財產(chǎn)中,有乞丐和貧民的權利。”(51:19)
在早期下降的經(jīng)文中,主警告那些壟斷財產(chǎn)而不賑濟窮人的富人是惡貫滿盈的,他們的靈魂被湮沒:“我確已考驗他們,猶如考驗園圃的主人們一樣。當時,他們曾盟誓,他們必定在早晨收獲園圃中的果實,并不留一部分給貧民。當他們正在睡覺的時候,從你的主發(fā)出的災難降臨那個園圃,一夜之間變成焦土一樣。他們曾在早晨彼此相呼;你們當在早晨到園里去,如果你們要想收獲。”他們?nèi)チ?,途中悄悄地商議說“今天絕不要讓一個貧民走進園圃。”他們早晨起來以為自己是能遏制的。當他們看到園圃的時候,他們說:“我們確是迷誤的,不然,我們確是被剝奪的!”(68:17-27)
使者青年時代就熱心幫助弱者,并且已成為“希而法—弗祖而(Hilfaf--Fudzul),這也得益于使者出身于一個優(yōu)秀的家族—白尼·哈希姆部族。
當時,古來氏族經(jīng)常誘惑阿布·塔里布,讓他將使者交給他們處死。阿布·塔里布當即就給予了駁斥。他說:“什么,我把一位孤兒寡婦的保護者交給你們?”這句話流傳至今。使者奉主命傳道,有時懼怕不能完成使命,它的妻子赫蒂徹就安慰他道:“不要這樣,以安拉發(fā)誓,安拉絕不為難你。因為你慈憫親友,幫助軟弱無力者,關心窮人,款待客人,解救人們于水深火熱之中(《布哈里圣訓實錄全集》1:7)
使者富有極強的同情心,不但同情某些人物質(zhì)匱乏和忍受疾苦,而且更悲憫某些人的人性墮落,道義淪亡。以神圣的《古蘭》為證:“因為他們不信道,你或許氣得要死。”(26:3)
“如果他們不信這訓辭,在他們背離之后,你或許為悲傷而自殺。 ”(18:6)
使者在戰(zhàn)勝了敵人,建立了伊斯蘭政權之后,首先宣布廢除孤兒和婦女無財產(chǎn)繼承權的這一不平等的法律,從而打破了崇尚武力的阿拉伯民族傳統(tǒng)的觀念,他們認為只有使用刀槍的人才有繼承權這一守舊思想。使者整頓社會的同時極積傳播信仰,維護弱者的權利,廢除一切欺凌弱小和無依無靠者的行為,提高婦女的地位,宣布男女平等等:“男子得享受父母和至親所遺財產(chǎn)的一部分,女子也得享受父母所遺財產(chǎn)的一部分,無論他們所遺財產(chǎn)多寡,各人應得法定的部分。”(4:7)
“你們應當把孤兒的財產(chǎn)交還他們,不要以你們的惡的財產(chǎn)換取他們的佳美的財產(chǎn),也不要把他們的財產(chǎn)并入你們的財產(chǎn),而加以吞蝕,這確是大罪。”(4:2)
這里,還可以摘錄圣訓來說明人要盡自己的職責這一根本思想:“救弟兄急難者,主會救他的急難;解除穆斯林困難者,在復活之日主將解除他的困難。”(《布哈里圣訓實錄全集實錄全集》46:3)
“你會看到,信主者憐憫人、愛護人和親近人,猶如他自身一樣——身體部分的痛楚將會影響全身。”(《布哈里圣訓實錄全集全集》78:27)
“你們的仆人就是你們的兄弟,主把他們委托給了你們,你們當象弟兄一樣對待他們。你們應把自己的食物給他食,自己穿的給他穿;不要命令他們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假如必須要做,當幫助他們一同去完成。”(《布哈里圣訓實錄全集》2:31)
“替寡婦與求助者辦事,應像在正道上奮斗、晚間禮拜和日間封齋一樣。(《布哈里圣訓全集》69:1)
“我與撫養(yǎng)孤兒的人,在天堂中就像這樣,使者說話時用食指和中指作了一個手勢。”(《布哈里圣訓全集》8:24)
“主不憐憫那些不憐憫他人的人。”又,“不惜老憐幼者,不是我們的同伴(《布哈里圣訓實錄全集》24:15)
使者非常憐惜動物,傳說,他看見一頭瘦弱的駱駝經(jīng)過時便說道:“對這結啞口無言的牲畜,你們要向主盡責任的,故此要在適當?shù)臅r候騎它們,要在適當?shù)臈l件下吃它們。”(《艾布達烏德圣訓集》15:43)
“當一個妓女經(jīng)過一口井,發(fā)現(xiàn)一條喘著氣伸著舌頭的狗,望著井水,口渴欲死,她就用她的頭巾系著她的靴子取水給狗喝。她因此而得寬恕。”
使者的信士們問:“對牲畜行善,有否報酬回賜?”他說:“對任何有生命的動物行善,均得主的報償。”(《米希卡特圣訓集》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