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也許更多的是反叛的快感,是異端的站隊。
反叛是雙重的,不僅針對著強暴的體制,還針對著知識分子的群流。
魯迅先生沒有這樣的機會。他在智識階級的裹挾沖刷之下掙扎,一生都絕望于沒有出路。這使我印象深刻。在求知的路上,真誠的、不滿現(xiàn)實的人多極了,只有我獨享命運的惠顧。在逃離和尋找的路上,只有我,遇上了具備啟發(fā)的一群。
他們一貧如洗,他們窮窘茍活。他們在不盡的饑荒、沖突、矛盾中掙扎,在絕路上揭竿而起。他們總是重復悲劇。但是,他們擁有——你。
當他們緊緊地抱住了你,生若蟲蟻的存活就必須刮目相看。
當歷史凝結下來,道貌岸然,奇形怪狀,凝成又一片壓迫的山,你在無恥的沉默中抗議了。當社會被強力編扭成桎梏,人們都馴服了,只尋覓規(guī)定的口糧,只追逐奴隸的溫飽——你在動物的咀嚼中否定著。
從來是禮不下庶人中庸取道,你卻使平民在哲學和心理上變得高貴。在中國這是不可思議的,你卻實現(xiàn)了它。無論這使正爬著體制臺階的知識分子多么不舒服,無論他們怎樣高舉著侏儒之旗幟喊道:激情是危險的!崇拜底層是危險的!
區(qū)分其實并非從定義開始,你的性質來自無情的現(xiàn)實。漸漸地你成形了:在外你是廣袤無垠的三等世界,在內你是不甘屈服的襤褸眾生。
還有記憶;無論在哪里,人群并不記憶歷史。宣傳和聒噪,久而久之就成了通說,而且變成知識教育兒童。我喜愛你聚集起的,那些人的不合流的見解。
是你的儀禮,使他們守住了本該湮滅的民族記憶。這樣,不僅后來人和后世人可能對證,可能透過分歧裂縫,看見照亮的暗部,而且可能在漫長的流行的壓迫中,堅持一種——珍貴的價值。
這種被侮辱者和被壓迫者的記憶,是一筆無價的財富。知識分子與它的結合,會孕育具備真知的作品。當一個人,當一個兒子,堅持住了這樣的攀援,上到了蒼茫山頂,兩眼凝望著裸露開來的世界時,他會覺得——那么久以來,一直被歪曲和丑化的你,是那么溫柔和可親。
是的,你——只是古老的傳統(tǒng)母親,你——只是人的希望。
當我反復地確認了上述認識,我感到了巨大的驚喜。我茫然摸索長久,如今它近在眼前。它是那種知識——深具科學的底氣,而又童叟不欺。不僅兼及諸學,又能達到樸素。它再不是繁瑣的學院堆積,它是透明的本相。知識分子驚喜地發(fā)現(xiàn):任自己有多少學問,今日只嫌太少。
事情不僅在于學問。在中國回民的世界里,與知識一同錘煉的首先是思想。確實如此,它使知識分子和底層百姓頭一遭地共了命運。我當然不愿掩飾憤慨:什么民間,什么先鋒,什么獨立精神——在此岸尋章摘句之際,彼岸的百姓一直在血染黃土,為著信仰的獨立,為著心靈的精神。
抵御異化的路,其實一直冷冷地擺在面前。只是在我們之前,知識分子(包括那些被譽為大師的人)并沒有選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