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民族中,從先知(愿安拉賜福之)時代到(伊歷)十四世紀中葉,女性們戴著頭巾,其面孔、身段以及裝飾不顯露于外。十四世紀初,隨著伊斯蘭國家的衰落、分化,西方否認安拉的殖民者潛入穆斯林國家,開始進行丑化、改變穆斯林,使他們因受伊斯蘭之熏陶而從敬業(yè)、負責走向了否認于放蕩。 刺向伊斯蘭的第一支利箭是婦女們揭取面紗。此事一開始發(fā)生在埃及地區(qū)。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選派了一批批人去法國學習,其中有負責宗教者:勒發(fā)阿·拉菲爾·塔哈塔維(死于1290年,系伊歷后同)。他返回埃及之后,為號召女性解放播下了第一顆子種。繼他之后,受西方之蠱惑以及敵視伊斯蘭的基督教徒們繼續(xù)了“這項工作”。如:十字基督徒密勒格斯·凡赫目(死于1373年),他著了一本《東方女性》,書中張揚的基調是:揭取面紗、男女自由混雜、穆斯林女性和基督徒可以結婚、禁止一夫多妻等。 艾哈麥德·魯特夫·賽義德(死于1382年),他是埃及歷史上第一個揭取面紗和男子們一塊上大學的。曾得到了當時西方化的中堅人物:塔哈·侯賽尼(死于1392年)的支持。 嘎西姆·艾敏(死于1326年)也是提倡揭取面紗的人當中最突出的一位。他著有《婦女解放》一書。遭到了埃及、沙姆、伊拉克眾多學者的反對,有些學者宣布他為叛徒分子。后來,他接著寫了《新女性》一書,旨在讓穆斯林女性歐洲化。女王納茲麗·阿布杜·勒黑米·薩布爾支持此觀點。后來她改信了基督教。 承襲嘎西姆·艾敏思想的賽阿德·扎格魯勒(死于1346年)及其胞兄艾哈麥德·繁特合·扎格魯勒(死于1332年)也致力于婦女揭取面紗之活動。 接著,呼達·什爾拉威(死于1376年)領導了1337年發(fā)生在開羅的女性解放的婦女運動。呼達·什爾拉威是埃及穆斯林婦女中第一個撕去面紗者,——其過程令人悲憤。賽阿德·扎格魯勒懷著破壞伊斯蘭的各種手段從英國回來,埃及人為迎接他而設立了男女各一個大亭子,呼達·什爾拉威上前歡迎,賽阿德·扎格魯勒親手揭取了呼達·什爾拉威頭上的面紗,其他婦女仿而效之,揭取面紗,并拍手稱慶。另一幕令人悲憤的是,索菲耶·賓特·穆斯塔發(fā)·繁赫米——賽阿德·扎格魯勒的妻子。她結婚以后,為了仿照歐洲的婚姻習俗,隨夫,改名為:索菲耶·哈尼姆·賽阿德·扎格魯勒。她曾在開羅一次婦女游行活動中,站在尼羅河宮前,與其同類一起撕下面紗,踐踏在腳下,然后,點起了一把火燒掉。為此,該廣場稱“解放廣場”。 與她(他)們同流合污的還有,伊哈薩·阿卜杜勒·古都斯、穆斯塔發(fā)·艾敏、奈吉卜·馬哈富茲、塔哈·侯賽尼以及一幫基督教徒——祈求安拉護佑我們。報界大力支持他們這種對伊斯蘭、穆斯林的陰謀活動。報刊是首先發(fā)起該災難運動的媒體。就在1318年出版了名曰《揭取面紗》雜志。上面刊登下流女性、男女親昵討論、交談的圖片,基于“女人是男子的同伴”(即:男女平等)之舶來品的論調,他們著文奚落受男子管理的女性,煽動她們穿起暴露的衣服,興建女性游泳池,男女游泳池、娛樂室、咖啡廳,發(fā)表宣揚風流韻事,推崇女演員、歌手、明星、導游等傷風敗俗、與高尚美德挑戰(zhàn)之類的文章。 里應外合。改良者對這類丑事的蔓延保持沉默,不口誅筆伐,也不進行抵制,這種沉默助長了這種有預謀的挑戰(zhàn)得逞。個別進行抵制的改良者,被他們無端地戴上了守舊、極端之名,罷免職權。近代伊斯蘭民族遭到不幸之始是女性揭取了面紗。后來,不幾年,像烈火遇到干柴一般,很快蔓延伊斯蘭世界。以至于出臺了法律形式揭取面紗的規(guī)定。死于1356年的阿塔圖爾克(凱末爾)在土耳其1338年頒布了不可戴面紗的法律。1348年又仿照、借鑒瑞士奴沙提民法頒布了嚴禁多妻等內容的民法。很快,土耳其女性變得與瑞士女性毫無二致,穿起了露背亮肩的禮服,甚至也可以穿上泳裝上街…… 伊朗1344年巴列唯頒布了揭取面紗的法律;在阿富汗,穆罕默德·艾麻尼頒布了一項廢除面紗的規(guī)定;阿爾巴尼亞,艾哈麥德·足奧頒布了廢除戴面紗的規(guī)定;突尼斯,艾布·魯格伯(死于1421年)出臺了禁止戴面紗,多妻系犯罪,違者坐牢一年并罰款的法律!以及一系列罪惡的法律。女孩一過二十歲絕對自由,不經父母的同意就可以嫁人。一個以正當渠道擁有兩位妻室者受到懲罰,而對非法占有十個情婦者法律卻視若無睹,認為其合法、清白!《阿拉伯》雜志刊登過一篇突尼斯見聞的文章,配有照片,上面樹立在各條大街上的宣傳牌,每個廣場有兩個,一張畫著身著破爛衣服、遮體的一家人,下面打著“ⅹ”號;另一張畫著身著歐洲式艷麗、暴露衣服的一家人,下面寫著:“向這些人看齊”的字樣。塔赫爾·哈達德(1317—1353)也是極力鼓吹女性自由者之一。他在1338—1348年之間著有《在教律、社會中我們的女性》一書。據說,該書其實是一位名叫阿卜·賽倆目的基督徒所著,不過署了他的名字而已……伊拉克,足哈唯、魯薩菲等極力倡導揭取面紗(見《伊拉克近代史·政治篇》91—143頁)阿爾及利亞并未例外,《思想、政治、經濟西方化》一書記載的1958年5月13日發(fā)生的揭取面紗之過程,令人心如刀絞……摩洛哥以及沙姆地區(qū)的黎巴嫩、敘利亞、約旦、巴勒斯坦,時而復新黨(即現(xiàn)在伊拉克、敘利亞執(zhí)政的政黨),時而民族黨宣傳揭取面紗、穿艷麗衣服、男女自由、縱欲……而印度、巴基斯坦穆斯林女性衣著方面在當時(1370年之前)還稍好一些……借自由、平等之名而叫嚷、聲嘶力竭者們的放肆下形成了以上事實。西方女性的結束變成了這些地區(qū)穆斯林女性的開始。婦女解放所帶來的危害:婦女權益得不到保障。(參考《伊斯蘭——被誤解的宗教》一書婦女問題部分)(本書選編自《道德的衛(wèi)士》一書,138頁—146頁。題目系作者所加。作者:伯克爾·本·阿卜杜拉·艾布·栽德,由“學術研討與裁決總處”監(jiān)制而印,伊歷1421年,第六版。馬明道校長給我此書,征求是否翻譯的意見。我初覽之后,又一次地翻閱了該篇,掩卷之際,“木自腐,而后蟲蛀之”涌繞在腦海。這句古話也被“這是因為安拉必定不變更他所施于任何民眾的恩典,直到他們變更自己的情況……”(《古蘭經》8:53)的經文所驗證。正如本書副標題中作者引證的經文“安拉欲赦宥你們,而順從私欲者,卻欲你們違背真理。”(《古蘭經》4:27)祈求偉大安拉默助,使我們從中吸取教訓,不要做引火自焚之事。本篇參考《簡易百科全書》(阿文版)第一冊“婦女解放運動”,和《阿拉伯世界》1981年第5期(總第11期)“埃及婦女運動的先驅——胡達·什爾拉威”一文之后翻譯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