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訇又名阿衡,阿洪等,泛指信仰伊斯蘭教的中國穆斯林對伊斯蘭教教職的稱謂,是對具有較高宗教學識的宗教人員的通稱。具備阿訇條件者一般情況下必須是經(jīng)過高等經(jīng)學教育;熟悉教義和教法;能誦讀、通曉《古蘭經(jīng)》;能勝任教授教學工作,而且品德兼優(yōu)。阿訇的職責是“替圣傳道”,領導穆斯林從事宗教活動。阿訇,那堪稱典范的敬畏和虔誠不染的品德操守,率領著龐大的宗教隊伍,為光輝的伊斯蘭信仰和感念兩世并重的蕓蕓教生,一同構(gòu)建直達天堂樂園的“綠色通道”。阿訇是具有圣人的美德懿行的完美信士。跟隨阿訇使我們坦蕩;請教阿訇使大眾釋然;向阿訇學習是教眾們的目標和追求。因此,阿訇不僅受到穆斯林的尊重,同時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
生活中,場面上,見到阿訇如同遇到尊者,不論相互年齡、地位、身份等的懸殊差異,畢恭畢敬親切問候,由衷關(guān)心,顯得真誠和質(zhì)樸。做為阿訇理應受到禮讓和推崇,能夠成為阿訇,絕對是無上殊榮和尊貴的。眾所周知,一個阿訇的培養(yǎng)和成長,那是極其不易并歷經(jīng)考驗,套用古人十年寒窗的苦讀而待一朝成名天下的比喻,也未必盡然。欲成就阿訇的桂冠,必經(jīng)“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極致境界;要具備阿訇作為的行知,更需要“寶劍鋒從磨礪來”的錘煉鍛打。如此這般,一個“準阿訇”才算是完備和“誕生”了。
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的宗教場所當中,阿訇已是相當量化了。一時之間阿訇們泛如繁星,比比皆是 這讓我們確實感到無比欣喜和感贊!阿訇多了是好事,因為穆斯林的宗教需要更多阿訇,穆斯林的信仰需要“全知”阿訇,穆斯林的社會生活指導離不開阿訇。阿訇“多多”證明了“認主獨一”的教門可以繁榮昌盛,教民們有了領導和依屬。
那么,我們身邊數(shù)量不菲的阿訇“產(chǎn)出”,大凡都是這樣具備理論且“高保真”的嗎?也許如此質(zhì)疑、妄斷很是不敬,也不科學,但科學畢竟也有其無法自圓其說的解釋和盲點。因為阿訇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我們至少應該有勇氣證明“多多”阿訇的質(zhì)量,用一把衡量的標尺,心中的一桿秤,去為龐大的阿訇“市場”,“瘦身”和“縮水”的時候了,不是嗎?!
筆者,就曾經(jīng)被人稱呼“阿訇”并廣受尊敬、贊譽。一直以來,我都極度的恐慌和慚愧,其實我根本不算,也不是一名阿訇,更不敢獲此稱謂。我與阿訇實有“十萬八千里”之遙。因為際遇的緣故,我確實曾在清真寺接受過熏陶和學習,和許多阿訇“混熟”之后,便有了“濫竽充數(shù)”的嫌疑;坊上的教胞們出于尊敬和愛護的緣故,亦就善意的錯認我這個“阿混”為“阿訇”了。將錯就錯的我,戴著“假阿訇”面具的“真阿混”,也曾十足的虛榮和虛偽著。面對涌來的贊譽和呵護,如山一般的負疚感時刻不在重擊著我,“應酬”每日吃請的“油香大餐”,受之而愧的“錢財舍散”一切都讓我食之有愧、得知有懼!捫心自問:“老鼠是絕不能裝大象”的。
現(xiàn)實和理智檢閱我,如果虔誠,必須敬畏。覺悟自己是不可能真正“晉級”到阿訇的資格隊伍中,選擇另一種敬業(yè)方式,必須主動放棄“諱疾忌醫(yī)”的將錯就錯,先自己“開刀”凈化阿訇隊伍,清理“阿混門戶”。堵住社會上那些錯誤的誤將“阿混”視阿訇的“以訛傳訛”:“阿訇講的要聽,阿訇做的事別學”也正因為“真”和“假”是一對孿生,所以阿訇的隊伍里,也必有個別“李鬼”的滲入,而這些“李鬼”就喜歡飾演著“阿混”的角色,因此而產(chǎn)生的諸多不作為,方招致“不是空穴何以來風,不是漏屋何以進雨”的偏全理論。這顯然是對阿訇的不公正和曲枉!不然,就請諸君仔細辯認,我們身邊的阿訇,都是真才實學不帶面具的謙謙信士,他們說的我們不僅要聽,他們做的我們更應去學,去看齊……
順便給善良的教胞們提個建議,留個醒:阿訇不是叫出來的,更不是“裝”出來的,一個老鼠才是渾掉一鍋湯的“罪魁”。
讓我們共同努力并營造和諧的宗教信仰體系和“綠色”的阿訇隊伍,積極為阿訇“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