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牧之
三、濟(jì)南黨家莊回族馬氏譜牒簡述。
近年來濟(jì)南回族,弄根訪源之風(fēng)已行,紛紛以家譜求詢,這是我回族人關(guān)心回族古籍及歷史文化的好事,回族姓氏學(xué)、回族家譜學(xué)的研究,填補(bǔ)了中華民族文化歷史研究的一個(gè)空白,也為中華文化園地增添了一朵朵奇花異葩。承蒙濟(jì)南黨家莊村馬洪志先生,給我們提供了一部黨家莊馬氏家譜,在此全文刊載,供大家參改。
(一)黨家西村馬家門樓棗市胡同馬氏家志。
這是黨家莊眾多馬氏宗系中一支馬氏譜系及序志。黨家莊是濟(jì)南西部的一個(gè)重要的回族聚居村落,其姓氏有馬、黨、法、張、何、金、左、李等,今各回族姓的家譜已大多整理成篇,今在此僅介紹馬氏一家之譜。其他譜牒擬于今后陸續(xù)紹介之。
馬氏譜志原文(略有改動)
近年來受馬氏長輩及族人委托,走訪了馬貴符、馬忠符、南京馬杏田等老人及雕龍碑記載等,茲將馬氏家族源流及延續(xù),志之如下:
我馬氏祖原籍河北棗強(qiáng)馬家寨子,兄弟三人逃荒來濟(jì),一支落戶濟(jì)南市內(nèi),一支落戶黨家莊,一支下落不明。這大約在元代,延續(xù)至今約二十余代。落戶黨家莊之一支,曾先后在此立過祖塋三座,最早一座約在大丘山東側(cè),現(xiàn)石料廠電樓子西北。第二座在石料廠東北側(cè)、南北路以東,三在津浦路大橋以西,現(xiàn)樞紐院內(nèi),第三座墳塋,據(jù)說立有雕龍碑兩塊,記原馬氏十輩譜字,即“超、無、元、永、仕、符、田、兆、守(洪)、代”,據(jù)考此為元代碑刻,上有巴思巴文(一種蒙古文)。
后馬氏分為四支,長枝為石廟樓子胡同,故塋在黃山店莊西南;次支馬家門樓棗樹胡同,墳塋在津浦路西,濟(jì)微路北;三枝在何家胡同,墳塋樞紐院西,四支在小碾胡同禮拜寺巷,墳塋緊接雕龍碑林。
馬家門樓棗市胡同在津浦路西,濟(jì)微公路北,以馬元坤為一世祖,實(shí)為黨家莊馬氏三世次支。(“超”為一世,“天”為二世,“元”為三世)馬元坤有四子,長永福,次永祿,三永禎,四永順,四支從“仕”字輩起各立墳塋,長支子馬仕成支后遷墳塋至石人地北頭石巖地。次支子馬仕德,另立墳地于老林南,三支永禎子馬仕龍等立墳于大丘山東,四枝永順子馬仕祥遷立墳地于津浦路西西三角地。
今將馬家門樓棗氏胡同一支黨家莊馬姓世系表排立如下,并志以茲文,以求家族興旺,世代延續(xù),團(tuán)結(jié)和睦,共同發(fā)展,為承繼和發(fā)揚(yáng)我馬氏族輩優(yōu)良傳統(tǒng),使我族子孫世代衍傳,永久綿長,特續(xù)正宗譜系輩字十代如下:“繼、承、德、文、志、廣、懷、金、玉、良。”
主持人:馬洪勝
立譜人:馬志田 馬兆奎 馬兆王 馬兆豐
馬兆勇 馬兆剛 馬洪勛 馬洪富
馬洪增 馬洪昌 馬洪民 馬洪歧
馬洪國 馬洪吉 馬洪運(yùn) 馬代廣
馬代祿 馬代軍 馬代寧
撰志人:馬洪志
1989年12月
(二)世系圖表
(三)考釋
在抄錄黨家莊回族馬氏一支譜志及世系后,還有幾點(diǎn)須說明的。
1、對原志的一些改動。
原志交待的十分清晰,為了表述方便,我作了部分改動與刪節(jié),請馬氏族人和馬洪志先生見諒。
2、馬氏祖譜系列缺代太多。
馬氏這部譜志及世系應(yīng)是從“超”字輩算,“超、天”兩代未見任何資料,從“超”輩起至今“代”輩共十世,約300年,那么“超”字輩生活的時(shí)代大約在明季1628年左右。
從明末向前推衍,馬氏始祖尚有300年空缺,據(jù)考黨家莊馬氏元代已在此地生活,其中一位元代為大官,死后葬于黨家祖塋,有雕龍碑、石人、石馬等,且為元皇帝御賜,有漢文和“巴思巴”文碑記,“文革”前尚存,而黨西大寺即初創(chuàng)于元末,元代皇帝能為馬氏祖先修墓,那么馬氏到黨家卜居,起碼也在公元1333年前,即元順帝(元最后一個(gè)皇帝)時(shí)。從1333年至1628年約295年,這一段時(shí)間黨家馬氏情況無考。
3、馬元坤為有輩序始第三代且為三代次支,其長支在石廟樓子,二支(馬元坤支)在馬家門樓,三支在何家胡同,四支在小碾胡同,一、三、四支譜系情況,不知黨家莊馬姓還有人可挖掘否?
4、本譜系為馬元坤支。
馬元坤為此譜一世祖,其后二世又分為元福、元祥、永禎、永順?biāo)闹В罏槭俗州?,譜志上明確指出馬永禎之后三世馬仕鳳之孫馬杏田遷南京新街口,不知南京可有譜否?
5、想把黨家莊馬氏先祖淵流搞得再清晰點(diǎn)恐怕已不可能,但在黨家莊的另外三支的延續(xù),看來整理成冊并不困難。還希馬氏同志者努力。
四、濟(jì)南黨家莊東村《馬氏族譜》
正如上文所述,濟(jì)南黨家莊馬姓多支,除黨西馬家門樓一大支外,黨東村也有一支洪洞馬,該馬姓有新編家譜一本,譜為馬集木、馬集友、馬廣同、馬廣波、馬本君等編撰,無老年舊序,僅有06年序、譜系輩字、族譜釋譯、家族簡史、世系表五類。今在此簡略敘述并考釋之,為方便計(jì),以三部分分述之。
(一)洪洞馬氏的流遷考
《族譜·家族史》中說“馬氏家族自1634年(即清皇太極無聰八年)由山西洪洞縣馬家橋遷來山東。”這大概是這支洪洞馬遷入黨家莊最為可靠的年代。家族史上又說:“馬氏老祖自1684年在此立馬家林”,1684年就是清康熙廿三年。這期間由遷入至建祖塋地相距近50年,這完全符合家族的遷留史的。至于《家族史》中還談到“從馬家橋遷入山東時(shí)間為明洪武永樂間”,這又與上文有矛盾了。洪武永樂間的時(shí)間跨度為七十多年(從1368—1424年),這個(gè)伸縮期相當(dāng)于兩代人,再至1634年,這中間又間隔260多年,實(shí)際上這段歷史誰也說不明白,可能是明初遷入山東,清初轉(zhuǎn)入黨家莊,較為合理。如黨西馬氏由某處——棗強(qiáng)——濟(jì)南(章丘)各地??傊逡郧暗牧麽銧顩r已無案可稽,只有憑空猜測了。
(二)馬氏譜輩字
黨東村馬氏譜輩字排出廿五代,在此抄錄在下。筆者考釋家譜,以及排列各譜輩字介紹各世系狀況的目的,其中還有一條重要原因——除探討回族源流等歷史文化因素外——就是為防止錯輩亂序和近親婚配等。社會發(fā)展到今日這種科學(xué)昌盛的時(shí)代,基因理論、近親婚姻的可悲慘劇等已為大家所熟知。我們回族婚介的范圍十分狹窄,防患于未然有何不好,對于修譜之說有不少反對意見,我雖能聽得進(jìn)去,但不敢茍同。筆者仍在我行我素,鼓勵同好者,把回族各家譜世系狀況弄清楚,實(shí)在是為我們的后代著想。
好,不多說,今把馬氏輩字羅列如下。
(三)馬氏家譜世系圖表
馬氏世系表有七八支之多,今只摘馬集才、馬集友、馬廣同、馬廣波和馬本君四支為例。
黨家莊東西兩村回族馬姓今日流遷更廣,遍及山東、江蘇、安徽各省,筆者本人祖籍雖在千里之外,但祖宗血緣上就與黨家馬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但并不知道是黨家哪一支馬姓),因此考釋黨家莊馬氏源流,本是筆者的夙愿和應(yīng)盡的職責(zé)??上h東馬氏世系只有近代五六代記載。
結(jié)束語
這篇考略文,時(shí)間的跨度近六七百年,地域的范圍近幾百里,考釋了山東回族馬姓的幾大家族的情況。由山東回族馬氏的盛衰、興廢、流遷、變故完全可以反映出我回族祖先的歷史生活狀況,可見人類社會的喜怒哀樂、變幻遭遇與社會的平定動亂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托靠大能的真主,馬氏幾大家族終于走過了歷史的黑暗,在今天和諧美滿的社會主義大家庭中發(fā)展興旺起來了,而且正在努力將自己家族的人丁、經(jīng)濟(jì)、文化諸多方面張揚(yáng)和弘大起來,為我省回族樹立起一座座興盛發(fā)達(dá)的豐碑?!?/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