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與回族舞蹈藝術
來源:
時間:2009-11-12
點擊:
我來說兩句
回族舞蹈的起源
由于回族先民是由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亞人定居中國后,與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因此,回族沒有像其他民族那樣,經(jīng)歷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社會形態(tài)更替的漫長歷史進程。另外,回族在民族形成過程中,無論是早期的回族先民,還是到形成穩(wěn)定的民族共同體,回回民族一直信仰伊斯蘭教,因此,也就不會產生在其民族舞蹈中,出現(xiàn)多種宗教文化背景的現(xiàn)象?;刈宓男纬蛇^程和宗教信仰的獨特性,使回族舞蹈無論從表現(xiàn)形式還是在審美活動中,都沒有任何偶像崇拜的痕跡。
回族舞蹈與伊斯蘭教的規(guī)約
不同的宗教文化是影響一個民族舞蹈審美的重要因素?;刈逍叛鲆了固m教,伊斯蘭文化又是回族文化的內核,必然會對舞蹈藝術產生影響。伊斯蘭教反對偶像崇拜、反對拜物,嚴禁在繪畫、雕塑中出現(xiàn)人物或動物形象。因此,在清真寺內和家庭居室常用美術化了的《古蘭經(jīng)》經(jīng)文,或以幾何圖形、花草圖案為主的書法繪畫藝術作為裝飾。正是受這一教義教規(guī)的影響,在舞蹈形式上無形象化、物化的遺存,是回族舞蹈與其他民族舞蹈最明顯的差異,也是回族舞蹈鮮明的民族個性。因此,縱觀回族舞蹈,無論是流傳于鄉(xiāng)間村落的民間舞蹈,還是藝術家們創(chuàng)作的舞臺作品,從服飾、道具、舞臺背景到肢體語言,已難以讓今人一目了然地看到回回先民舞蹈曾有過的獨特風韻。白居易詩《胡旋女》,描寫了西域樂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萬周已無時,人間物類無可比,奔車輪緩旋風遲”的詩句,也只能使人們從生動的文學描繪中,去想象回回先民舞蹈的壯觀場面了。
宗教生活是回族舞蹈創(chuàng)作的重要來源
“藝術源于生活”,伊斯蘭教作為人世的宗教,滲透在回族穆斯林個體的一生—從出生到去世。這種打上伊斯蘭色彩的生活,當然會在包括舞蹈在內的回族藝術中得到展現(xiàn)和升華。宗教生活是回族人民生活中的組成部分,也是回族舞蹈創(chuàng)作的重要來源。如(《心泉》,天幕上一縷晨光、一彎新月,在濃郁伊斯蘭風格的音樂聲中,一群頭戴白色蓋頭、身穿白色紗裙的穆斯林少女懷抱“湯瓶”,邁著急促的腳步會聚成為一個形式感很強的女子群舞。舞蹈者懷抱“湯瓶”挺胸抬頭、微微塌腰、碎步移動的動態(tài)造型;那綠色、白色蓋頭端莊秀美的造型,燕子穿林般流暢的舞步,象征著在向往和平與安寧的路上,經(jīng)歷了一次心靈旅程之后,舞蹈者找到了生命的泉水。雖說舞蹈中沒有高難度的技巧,舞蹈語言非常簡練、純樸、清新、含蓄、婉約,但作品注重內心世界的探索,沒有讓舞蹈停留在回族人民日常生活的表面,而是積極從生活習俗和禮儀中提煉舞蹈語匯,做到肢體語言與形象的完全統(tǒng)一,進而探尋出回族人民內心世界的虔誠,把回族人民崇尚和平、崇尚綠色提高到了一個更高的精神境界,讓人感受到回族人民虔誠的宗教情懷。
回族風情舞蹈《宰牲》,刻畫了一群剛剛做完古爾邦節(jié)會禮的青年,緩緩走出清真寺,那躬腰的動態(tài)、虔誠的神情,表現(xiàn)出回族對真主的虔誠和敬畏。
在舞蹈《沐浴》、《洗禮》和《凈》中,回族姑娘痛快淋漓地凈洗,表現(xiàn)了回族婦女充分享受水帶給她們的無限歡欣與幸福的同時,也暗含著回族人民嚴格篤信伊斯蘭教的民族品格,生動地表達了回族婦女心靈深處的純潔與美好,展現(xiàn)出她們含蓄與開朗、純真與熱情的雙重性格特征。由于伊斯蘭的本意是“和平”,綠色代表和平。伊斯蘭教強調清凈,而白色代表清凈。因此,回族十分崇尚和喜愛綠、白兩色。這在回族舞蹈中也得到充分體現(xiàn),舞蹈服飾不論男女,一般以綠、白兩色為主體,體現(xiàn)出簡樸、素雅、純潔無染與本色的自然美色彩。源于宗教生活的特定語匯,作為舞蹈的典型動作,營造了神圣、靜謐、崇高、莊嚴的情感世界,豐富和充實了回族舞蹈的形體表現(xiàn)和動作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