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的大鳥,為穆斯林世界銜去了第一粒咖啡豆
(《咖啡館里看歐洲》,余澤民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8年5月第2次印刷)
有資料證明,早在公元8世紀,也門就出現了人工種植、用于貿易的咖啡樹,并將烘焙過的咖啡果核研碎,再用開水沖,制成一種稱為“夸瓦”(Qahwa)的黑色飲料用于提神。10世紀的穆斯林哲學家、伊朗名醫(yī)阿維岑納(Avicenna Ibn Sina ,980-1037)也記錄過一種來自也門、類似咖啡的植物,叫做“邦庫”(Bunchum)……盡管如此,假如我們繼續(xù)追根溯源,就會發(fā)現:咖啡隨在阿拉伯半島流行,但咖啡樹的老家并不在那里。
1578年,一個名叫阿布達爾"卡狄(Ambudar Kadry)的穆斯林教徒在一本題為《咖啡起源》的書里首次記載了一個名叫“歐瑪爾”(Omar)的阿拉伯神醫(yī):歐瑪爾的家鄉(xiāng)是也門的摩卡(Mocca),他能通過默禱為患者治病。由于具有特異功能,歐瑪爾被酋長驅逐,背井離鄉(xiāng),逃到戈壁大漠的山洞里。口干舌燥,饑腸如鼓,他看到洞口的灌木叢中有幾枚紅色的果實。歐瑪爾摘下一枚咬了一口,又苦又澀,再咬一口,有了些甜味,但是果肉很少,果核很硬。于是他將紅果用水煮軟,吃后體力恢復,精神旺盛,而且一枚果子的功效能夠持續(xù)幾天。 關于歐瑪爾發(fā)現咖啡,還有另一個更具神話色彩的版本:流浪中,歐瑪爾又渴又累,筋疲力盡地栽倒在一棵怪樹下。忽然,他看到一只翎毛漂亮的大鳥在啄樹上的紅果,并像蝴蝶一樣扇動翅膀,婉轉啼唱。他靈機一動,摘下幾枚煮水服飲,不僅氣香味美,而且強力醒神。
兩個傳說版本的結果都一模一樣:越來越多的病人來山洞求醫(yī)。于是,他采摘了許多果子扛在肩上,一路流亡,一路行醫(yī)。后來,族人被他的善意打動了,同意他帶著“神果”贖罪還鄉(xiāng)。也門也有一個類似的傳說,只是“神果”不是大鳥在樹上發(fā)現的,而是飛越紅海銜來的。紅海的彼岸是東非高原——古代的阿比西尼亞,也就是今天的埃塞俄比亞。
綜合現存的咖啡史料,人們大多接受“咖啡來自埃塞俄比亞”的說法。咖啡(Coffee)的名字,就來自它的原始產地——埃塞俄比亞南部的卡法(Kaffa)。不過,東非先民飲用咖啡與我們的方法不同,他們將新鮮的紅果和綠葉混在一起水煮,或者跟利用其他水果一樣發(fā)酵釀酒,這在當地至今流行。咖啡的烘焙-研磨-燒煮技術出現在公元6世紀的阿拉伯地區(qū)。
根據史書記載,一些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部落曾于5世紀上半葉從南端入侵阿拉伯半島,并占領也門長達一個世紀,后被揮舞長矛的波斯人趕走。據說,當時遠征阿拉伯半島的非洲士兵,隨身帶著用動物脂肪包裹的咖啡球,用來提神,增強戰(zhàn)斗力。也門的咖啡樹種,很可能是他們留下來的。換句話說:是戰(zhàn)爭的大鳥,為穆斯林世界銜去了第一??Х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