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蒙古韃靼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為防止“漢人”造反起義,將所有的金屬全部沒收,并規(guī)定十戶用廚刀一把,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韃靼保管。
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將棒子、高梁面和成面團,讓老漢取刀。結(jié)果刀被別人取走,老漢只好返回,在也韃靼的大門時,腳被一塊薄鐵皮碰了一睛,他順手揀起來揣在懷里。回家后,鍋開的直響,全家人等刀切面條吃。可是刀沒取回來,老漢急得團團轉(zhuǎn),忽然想起懷里的鐵皮,就取出來說:就用這個鐵皮切面吧!老婆婆一看,鐵皮薄而軟,嘟喃著說:這樣軟的東西怎能切面條。老漢氣憤的說:“切”不動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婆,她把面團放在一塊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鐵片,站在開水鍋邊“砍”起面來,一片片面落入鍋內(nèi),煮熟后撈到碗時,澆上鹵汁讓老漢先吃,老漢邊吃邊說:“好吃,好吃,以后不用再去取廚刀切面了。”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三晉大地。
以后來經(jīng)過人們多次改革,最后演變?yōu)楝F(xiàn)在的刀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