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回族歷史
來源:
時間:2009-12-04
點擊:
我來說兩句
江蘇回族的歷史淵源也和我國其他地區(qū)一樣,可追溯到在中國封建社會早期來我國經商并定居的西亞、中亞穆斯林民族,其中大量是阿拉伯和波斯人。
江蘇的揚州市,在唐代是我國東南地區(qū)最繁華的都會,又是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埠,對于以經商為傳統(tǒng)的古阿拉伯人、波斯人是有很大吸引力的。唐代大詩人杜甫就有記錄“商胡”在四川聚會餞別,順長江東下?lián)P州的詩句:
商胡離別下?lián)P州,
憶上西陵故驛樓。
如問淮南米貴賤,
老夫乘興欲東游。
因此,江蘇回族歷史淵源最早可上溯至初唐時期的阿拉伯人,那個時期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云集,形成了聚居的“蕃房”。云集于揚州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有些就定居于此?!短綇V記》記述了一位貴族出身的“波斯胡老”,在揚州一住20年,置了產業(yè),娶了妻室,有了三個孩子,于是就定居不歸了。
宋時,揚州雖然衰落,然而古運河將汴京(今開封)與江蘇北部淮水、泗水地區(qū)聯(lián)系在一起,不遠萬里從古絲綢之路來到汴京的西、中亞各穆斯林民族還可以乘舟沿運河進入江蘇。北宋時,因受鄰國侵擾而率家族、部下數(shù)千人來我國的布哈拉(位于中亞)國王所非爾,就是先到汴京,后被神宗賜居于江蘇北部的淮、泗地區(qū)。所非爾的事跡,僅見于文獻,而在揚州迄今仍保存完好的普哈丁、古都白丁、撒敢達等墓葬,據(jù)碑文記載,都是宋代進入我國的阿拉伯、波斯商人。
唐宋時期來中國定居的中西亞人隨著在國內居住時間的增長,有些方面也逐步華化,為后來回族的誕生提供了歷史條件。元初,大量中西亞穆斯林進入中國,因而有了元時“回回遍天下”之說。這些回回人是隨蒙古軍隊來到中國的,后被征調組成了“回回軍”,隨他們參加了征服中國的戰(zhàn)爭,蒙古統(tǒng)治者勝利后,建立了新王朝——元,就將這些“回回軍”分駐全國各地駐防、屯田等,當然也進入了江蘇。
元代《蘇州府志》記載:“”禮拜寺一在砂皮巷;一在閶門處丁家巷,元初泰定間西域人建以奉教。《至順鎮(zhèn)江志》的戶籍統(tǒng)計表明:所隸屬事司、丹徒、丹陽、金壇的色目戶內都有回回人,其人口數(shù)分別為296、31、40、7;軀口中回回人口分別為179、11、18、2,而先后任職的回回官員,計有“路”的達魯花赤3人,“錄事司”的達魯花赤17人,還有不少任“路”的總管、同知、武官,甚至儒學教授中也不乏回回人。南京古稱金陵,是元代健康路錄事司所在地,《至正金陵新志》所記回回人戶籍數(shù)字與鎮(zhèn)江路錄事司相差無幾,而任職的回回官員,據(jù)此“志”的“太府官椽職名”及其“官守志”中官員提名,參照白壽彝主編的《元代回族人物志》附卷之三的“姓名錄”計算,多達72人。當然這些數(shù)據(jù)只是為官者或名人,而大部分普通百姓和兵士數(shù)量就為更多。
元初江蘇回族已分布并定居于各縣,以南京、鎮(zhèn)江、蘇州等當時為“路”治所在的錄事司最集中。在這些回回人中,今天還能考證到一位叫姆巴勒沙者,他是波斯人,元初進入中原,傳至第三世達布臺,系一武將,被賜姓為“達”,初居浙江,后遷入江蘇鎮(zhèn)江,元末移居南京對岸的六合縣,子孫世代繁衍,所居之地亦名為達家巷?,F(xiàn)代著名大阿訇達浦生即姆巴勒沙的后裔。
元代回回遍天下的局面為回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因西域來華的多為男性,他們就近與當?shù)馗髯迮越Y合,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一個新的民族——回族在中國脫穎而出了。
元明鼎革,朱元璋起義成功,建立了新的王朝,定都于南京,把一大批隨他起義的回族將士帶到了南京,帶到了江蘇。南京現(xiàn)在還留有當年常遇春府第所在的常府街和藍玉府第所在的蘭家莊的街名。他們位列王侯的政治地位,對回族流入南京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加上南京又是新興王朝的帝都,日趨繁榮,唐、宋時期來中國定居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后裔和元代回回人的子孫,也紛紛從四面八方云集南京。他們中就有一戶,懷有“金瘡接骨異術”的西域人,他北宋時來汴京(開封)被宋王賜姓梁,這位梁姓家譜中就有他們在明初從開封遷至南京,定居于上浮橋的記載。至今還有一位叫梁重亭者還在先人定居地原地址,繼承祖業(yè)。
一些中西亞人或被安置,或慕名而至南京,加入了這個新興民族的行列。除南京外,江蘇其他地區(qū)情況也大致相同,只是數(shù)量的多少而已,如世居常州的楊、沙二姓回族的先人,也是明遷入的。
自明以來,至今已有600多年,定居江蘇的回族一般約繁衍20世,形成了許多家庭?,F(xiàn)在,在江蘇各地,特別是歷史名文化城的回族中,尋找像常遇春、馬沙亦黑等著名人物的后裔是不難的,這說明了江蘇回族歷史是淵源流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