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腿踏腳,隨著陜西渭南菜園子村回族的遷徙,來到了寧夏,踏腳是一項回族民間武術和運動,其間含有反抗欺凌、不甘屈辱的民族性格與精神。寧夏南部山區(qū)涇源縣,“踏腳”流傳了上百年,至今仍興盛不衰,深受山區(qū)回族群眾的喜愛。在當地無論是八九歲的小孩兒,還是年過半百的老漢,人人都能“踏”上幾“腳”。十多年來,作為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的表演項目,“踏腳”不但在回鄉(xiāng)掀起運動熱潮,而且已“踏”出大山,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
在長達120多年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踏腳”活動一直是涇源縣回族群眾防身健體,抗御嚴寒,運動娛樂的傳統(tǒng)項目。每當冬春農閑或茶余飯后,崇尚習武的回族群眾會不約而同的走到麥場上踏上幾腳??諘绲柠湀錾?,只見“踏腳”者你來我往,運腳如飛;觀看者吶喊助威、鼓掌喝彩;孩子們邊看邊學,躍躍欲試。一場“踏腳”比賽,直到“踏”出第一高手“踏腳王”,大家才盡興而散。
“踏腳”起源于唐代中期,最初屬于“彈腿”,由沿絲綢之路東來的回族先民傳入我國,曾在陜西渭南、西安回族群眾中流傳。那時,它純屬于武術項目,有完整的套路,“踏腳”的流傳最初是因為具有經商傳統(tǒng)的回族群眾在出門謀生存時,因為社會動LUan、路面多劫匪,而專門用于防身自衛(wèi)的格斗術。
“踏腳”完全依靠腳步完成各種攻防動作,雙手只起平衡身體、防護遮攔的作用,因此素有“手是兩扇門,全憑腳打陣”的說法。在運動中,運動員只能用腳掌、腳后跟、腳外側,踏、踹、掃打對手,嚴禁用腳尖踢人或用腳內側撩打對方。基本動作包括平踏、拖腳、背腳、后轉、連環(huán)轉、掃地轉,前踏后蹬和前踏后踹、飛腳等。“踏腳”講究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動作大,變化多端,因此“踏腳”高手在實戰(zhàn)時快速迅捷的進攻和靈活的躲閃,不但需要敏銳的反應和身體協(xié)調,還需要相當的智慧和謀略。踏腳運動是回族群眾勇于拼搏的民族精神和矯健、豪爽的民族性格的集中體現。
今年9月,作為回族特有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踏腳”將代表寧夏參加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的表演項目比賽,目前20人的踏腳表演隊伍正在進行緊張地訓練。涇源縣體委副主任馬越說:“七屆全國民族運動會上,不斷完善創(chuàng)新的‘踏腳’表演,一定會以嶄新的面貌吸引更多人的關注,推動這項扎根于群眾的回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更加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