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瓶”有很多名稱,古時稱唐壺、唐瓶壺,又稱湯壺、湯瓶壺、君遲、洗壺等。湯瓶除了作大、小凈外,一般家庭都用它來洗浴凈身,老人們說這樣洗清潔衛(wèi)生、文明健康。
相傳在1400多年前的唐朝初期,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有一天晚上,唐太宗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金殿大梁倒塌了,情急之中,突然看見一位高個兒、長有絡腮胡須的黑臉大漢向他走來,他頭纏白布、身穿綠袍、肩搭毛巾,左手提著一把洗壺,右手托起了大梁,唐王得救了。第二天,唐王召集文武大臣替他圓夢。徐茂公說:“陛下,唐朝將來遇到困難要靠西域回回來幫助。”唐王問:“何以見得?”徐茂公不緊不慢地說:“頭纏白布的是西域回回無疑,金殿為朝廷江山,托梁者是為幫助也。”眾臣聽了,都覺得有理,很是佩服。但也有人心里犯嘀咕:“如今天下太平,安居樂業(yè),怎會遇難?”徐茂公笑著說:“這僅僅是天子的奇夢,誰知道將來會發(fā)生怎樣的事呢?”
唐玄宗時,安祿山、史思明造反,攪得社稷不安,到處燒殺搶掠,百姓叫苦連天。叛軍如狼似虎,唐兵阻擋不住,唐朝江山危在旦夕。唐王連忙派徐茂公到西域回回國去求援救駕。西域王當即答應派三千鐵騎,由大將宛尕斯、古艾斯、格斯率領前去支援。由于西域回回人善騎馬射箭,勇敢善戰(zhàn),不到半年功夫,便幫助唐王平息了叛亂。唐王對西域回回大加贊賞,親自拿出銀兩賞賜他們,并提出為了建立兩國的友好關系,請求宛尕斯將軍和他的部下留下來,協(xié)助唐王訓練士兵。宛尕斯和西域王商量后,決定走留自愿。結果古艾斯、格斯二位將軍水土不服,相繼生病歸真了,只有宛尕斯和部分士兵留了下來。唐王怕他們想家,給他們納了妻妾,并為他們修建了一座大清真寺。唐王又命令工匠,依照阿拉伯的洗壺樣式鑄造了精巧美觀的金壺和銅壺,供他們禮拜之用,因這是唐王所賜的洗壺,所以也叫“唐瓶壺”,它象征著“清真”之意。后來人們根據(jù)諧音叫成了“湯瓶”。
關于湯瓶,還有另一種說法:唐肅宗至德年間,回族先民中的回鶻人平息叛亂有功,許其參與茶馬互市,回鶻人從四川松潘地區(qū)攜帶凈身用具到甘肅、寧夏、青海等地經(jīng)商、傳教。松潘回民的湯瓶狀似茶壺,身高頸窄,撮口粗腰,頸長彎曲,腰部鼓肚,從頸到底弧形耳把,原料有錫、銅、鐵三種。銅質較受歡迎,色澤光潔,造型美觀,古樸典雅。除禮拜沐浴用,還可在客廳作擺設。
西域回回在長安圍繞著清真寺居住,那里的飯館、食品店、小吃攤,總喜歡掛“湯瓶”招牌,作為“清真”標志,招牌通常是用長方形木板做成,四角有“清真教門”、“清真回回”、“西域回回”等醒目的漢字。招牌上端用阿拉伯文寫著食品說明,中間繪有湯瓶、茶壺、蓋碗子、清真寺或穆罕默德寶劍等圖案,以湯瓶畫居多,它的形狀與現(xiàn)在使用的湯瓶略有不同,通常是鵝脖壺嘴,人耳形壺把,壺身上小下大,有古色古香的風格?;孛耧堭^用湯瓶招牌作為“清真”標志,能使不識字的回族穆斯林和阿拉伯人,一看招牌和經(jīng)文,便可解除疑慮,大膽食用,既增進了民族間的互相團結,同時也增加了餐館的經(jīng)濟收入。
湯瓶在回族穆斯林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正如回族諺語說:“吃喝不成都能行,沒一把湯瓶不行。”女子出嫁,母親首先要交待小凈和大凈的順序和洗法,陪嫁時要陪一把湯瓶,讓女兒牢記“清潔是穆斯林的本分”。家里若有人去世,必須用湯瓶為亡者沐浴。按教法規(guī)定,穆斯林在房事、月經(jīng)、產(chǎn)后,必須用湯瓶做大、小凈。嬰兒出生、老人病故都離不開湯瓶。
按伊斯蘭教法規(guī)定,在做大、小凈時,除按順序洗滌每個器官外,舉意要想到“省察己躬,罰贖過錯,節(jié)欲檢行,止惡揚善”,“不起妄念,舉止口佳,敬語默惟恭”,做到自我反省。這樣不但衛(wèi)生健康,也能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