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在長期地文化創(chuàng)造和實踐中,傳承了寧夏古代地域原生態(tài)樂器、西北邊塞樂器,演變?yōu)楸槐镜鼗刈迦罕姺Q為哇嗚、咪咪、口弦等回族民間樂器。
上世紀,我國文史學家考證出寧夏哇嗚、咪咪、口弦分別是漢唐以來在寧夏流傳的古樂器塤、羌笛、蘆管、簧的流變和遺存;唐代太宗李世明《飲馬長城窟行》詩中“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李益“不知何人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的詩句,均是親臨古代寧夏靈州對本地流行器樂的記述。經(jīng)過歷史的變遷,這些樂器在我國漢族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中已十分少見,但是在20世紀卻還在我區(qū)回族群眾中流行。
寧夏回族樂器已經(jīng)形成了演奏技藝、制作工藝和彈唱藝術。回族樂器“把式”(高手)可以用交叉顫指在高音哇嗚上吹出其它樂器難以勝任的華彩。回族藝人制作的回族樂器,似牛頭、似小羊,喜歡鑲嵌本民族藝術圖案、線條,雕刻阿拉伯文書法等,具有鮮明的回族文化特征。由于它們音色優(yōu)美,易于演奏,便于攜帶,在寧夏回族中世代相傳。在最流行的時候,有些回族鄉(xiāng)村無論是年輕的姑娘還是白發(fā)的老人,人手一把小口弦,而回族尕娃、青年則是吹咪咪、哇嗚的好手,有句回鄉(xiāng)諺語“哇嗚唱,莊稼長,咪咪吹,牛羊壯”,正是回鄉(xiāng)風俗的寫照。
寧夏回族樂器及其民俗有很高的保護價值。目前,頭戴蓋頭、手彈口弦的回族婦女已被公認為寧夏回族的形象大使。而樂器已發(fā)展為較豐富的種類,僅咪咪就有單管、雙管等八種類型。另外羊頭弦子、轉(zhuǎn)鼓等急待認定保護。但是由于寧夏回族器樂生存的土壤正在迅速消失,器樂傳承遇到了危機。
老一輩藝人紛紛改行,許多年輕人已不知“口弦”、“咪咪”、“哇嗚”為何物。為了對寧夏回族民間器樂進行有效保護,要建立保護機制和體系,從保護老人開始,培養(yǎng)娃娃入手,加強宣傳,爭取全社會的關愛。
樂器解析:
吹咪咪兒
每至春暖花開,楊柳返青,河灘、地邊、集市、廟會上,響起一種音色悠揚、近似瑣吶的吹奏樂演奏聲,這就是回族青少年所喜愛并擅長的民間樂器“咪咪兒”。這種樂器用無名指粗細的竹管自制而成,開有6個音孔,酷似笛子,但要豎吹;吹口處置有用嫩樹皮制成的發(fā)音器(以“”貓兒刺“”枝干制傲的為最佳),利用薄膜震動發(fā)音的原理吹出聲音,靠6個音孔的音階加一個自身音階共7個音階奏出曲子旋律。咪咪兒分單管和雙管兩種,用來吹奏“少年”曲調(diào)最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