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穆斯林來說,心中最向往的,感情上寄托最深的莫過于清真寺。小時侯父親常給我們兄弟描繪清真寺的壯麗與宏偉,他那種對清真寺渴慕的神態(tài)也感染了我們,但十年“文革”尚未結(jié)束,我們對清真寺的認識只存留在對父親描述的想象之中。1976年“四人幫”被打倒,經(jīng)過“撥亂反正”,宗教活動逐步恢復,清真寺也被發(fā)還。 1977年暑假,父親帶著不到12歲的我和只比我大兩歲半的兄長第一次來到常德市清真寺做“主麻”(星期五——伊斯蘭教的聚禮日),走進清真寺時的印象卻與心目中父親給我們描述的清真寺的形象相差太遠:那圣潔而巍峨的殿堂何在???只見大殿高高的屋檐因檁條、椽匹斷裂而搖搖欲墜;高聳的風火墻(北墻,高15米 ),已有很多的裂痕,大裂痕的寬度已達到10多厘米 ,有的裂口頂上長出了,碗口粗的小樹;小青瓦屋頂因無力修繕而滲漏,在下面的地毯上留下了一圈圈黑黑的水漬,煞是難看;滿是銹跡的鐵柵門東倒西歪;整個大殿已呈17度傾斜,有種晃晃欲倒的感覺;大殿的梁柱因木質(zhì)已朽壞而顯得油漆剝落(即使已經(jīng)油漆)。到清真寺的禮拜人員除我們兄弟以外全是60歲以上的老頭子,巨大的反差使我們兄弟倆感到很失落。聽阿訇講是由于年代久遠與 1933年、1934年兩次洪水的毀壞,加之解放后“文革”極左路線的破壞,清真寺建筑已成了危房,老年人不敢進清真寺,年輕人沒有學習不來清真寺。阿訇、鄉(xiāng)老們用滿是期待的眼光看著我們兄弟倆說:“希望在你們的身上?。?rdquo;。尚在懵懂之中的我雖然當時還不太理解他們的話意,但從他們的語氣中我感到了一份沉重、一種壓抑。
1978年12月,已上中學的我放假回家,看到父親象孩子般的喜悅,他笑著告訴我:“我們的宗教有希望啦!國家搞改革開放,我們又有機會去清真寺參加宗教活動,而且年輕人可以出去學習宗教知識了!” 1982年,為了圓父輩的愿望,也為了圓自己童年的夢想,一釋心中的疑惑,我毅然決然地踏上尋求伊斯蘭教知識的求學之路開始; 1991年學成回到常德市清真寺?lián)谓涕L至今,我全程見證了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清真寺的變化。
1977年春,清真寺被發(fā)還,但已成危房,因無力重建只略加維修而勉強使用。改革開放后,政府逐步加大了對宗教活動場所的改建、維修力度:1982年,常德市清真寺進行了整修,是年,我中學畢業(yè)經(jīng)清真寺派遣而出外地學習伊斯蘭教知識。1987年,常德市清真寺在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的支持下舉辦了改革開放后的首屆經(jīng)學班。1989年,花費16萬余元重修了新水房。1993年,常德市清真寺花費近五萬元(這兩筆資金在當時是不可想象的天文數(shù)目)將11米 高瀕臨倒塌的大殿南墻全部撤掉重建。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的國情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jīng)濟騰飛,國際交往擴大;由于中國政局穩(wěn)定,來華旅游人員增多,來常德旅游,經(jīng)商的外國、外省穆斯林大量增加,他們都有過宗教生活的要求。加之常德市清真寺建筑老化,已成危房,設施陳舊,不能滿足新形勢下宗教生活的要求,為了改變清真寺的面貌,2000年,常德市伊斯蘭教協(xié)會決定重建清真寺。
2004年12月,經(jīng)過四年的努力,凝聚著各級黨委、各級政府與有關部門關懷與支持的常德市清真寺舉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禮。“盛世修寺是歷史的必然!”常德市清真寺的新修落成再次向世人昭示改革開放是社會發(fā)展的唯一途徑。它給清真寺帶來了五個大的變化:1、將分散的寺產(chǎn)有效的集中,增加了使用面積且便于管理;2、變危房為鋼混結(jié)構(gòu)、能抗七級地震的新房,減少了維修的開支;3、擴大了清真寺的收入,增加了開展民族宗教活動的動力;4、由以前的破爛不堪變成了常德市的一大景觀,增加了城市的亮點;5、變功能單一為多功能綜合統(tǒng)一,而且改變了回、維族群眾的精神面貌。
變革路通,三十年來,常德市清真寺在黨委、政府的關懷與自身的努力下,得到了許多榮譽:1992年,榮獲“全國百所著名清真寺”稱號,1999年榮獲“全國模范清真寺”稱號,1997年榮獲湖南省政府頒發(fā)的“重點寺觀教堂”銅牌,湖南省宗教局頒發(fā)的“五好宗教活動場所”銅牌及常德市政府、民政局等單位頒發(fā)的各種獎牌,先后有五十余人次被評為省、市、區(qū)“先進個人”和得到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表彰。常德市清真寺的改擴建成功,即是改革開放成果的展示,也是國家興旺發(fā)達,民族團結(jié)的象征。他的成功,使我們多了一個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窗口,各民族多了一個交流的平臺,為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多了一股生力軍。
隨時了解最新穆斯林資訊、暢享正宗清真美食
獨具當?shù)靥厣姆终?,更?quán)威更貼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