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也稱“漫花”,是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婦孺皆知的民間藝術,以歌會友、以歌傳情、以歌言志,無論在關山牧場、山林溪澗,還是在溝溝峁峁、田間地頭,隨處都可以聽到漫花聲。雖然,唱花兒者可能是搖動鞭兒的牧人、追求愛情的情侶、飽經(jīng)世事的滄桑老人、遠行路上的過客、或是辛勤勞作的農(nóng)民,也許他連字都不識,但是他們卻能用或熱情奔放、或蒼涼悲愴、或委婉含蓄的花兒,來表達自己心中的喜怒哀樂,這就是花兒的魅力。
記者調查,這里回族群眾喜愛的花兒有三種:關山花兒以從事農(nóng)村勞動和生活中的青年男女情歌為主,有《拔胡麻》等;腳戶花兒多數(shù)為古代旅途中的騾馬隊所唱,是關中西出口外,北上寧夏的“腳戶”、山客子和背夾子客(小商販和收皮毛人)在長途跋涉的枯燥旅途中創(chuàng)作,如《騾子帶馬的鈴》等,這些花兒源出多派、腔調多樣;麥客子花兒,多是往來關中的“麥客子”告別家人后趕麥場、割麥的艱苦生活中對家人的思念之歌,如《旋黃蟲叫喚著催人里》等,這些花兒更是南腔北調,似陜北的信天游、眉戶調,甚至還有婉婉腔的纏綿婉約唱腔、皮影腔調的干凈利落和高亢激昂。張家川花兒屬“涇渭花兒”系列,其唱腔的如天籟之聲,令人叫絕。
民俗文化的見證
天水回族占全市少數(shù)民族人口的89%。天水回族究竟有什么的特色文化?
11月4日下午,剛剛做完晡禮儀式的天水臺子清真寺教長馬爾利,回到自己的住所放下翻著的經(jīng)文,接受記者采訪。今年42歲的馬教長出生在甘肅廣河縣,12歲開始學習伊斯蘭宗教文化。去年7月到臺子清真寺時,已經(jīng)是他任教的第五個清真寺。記者向他請教更多天水回族文化時,他說,“要把天水回族文化說清楚,非吳鈺莫屬!”
記者多方打聽,終于在某小區(qū)見到吳鈺先生。今年75歲的吳鈺精神煥發(fā),15年前從市人大政法民族工委、建委領導崗位退休后,刻苦研究天水回族歷史,3年寫成《天水回族史略》一書,從天水回族的源流、變遷與與現(xiàn)狀開始,把天水回族文化進行了詳細的研究整理。
吳老邊品茶邊與記者交談,他說,回族有五個特點,即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禁食豬肉和自死物與血液;禁止棺木火化而實行土葬;回族男女與非穆斯林民族通婚時須共同信仰伊斯蘭教才可結為伴侶;大分散和小聚居等。天水回族起源于唐代,形成于宋、元之間,發(fā)展于明、清兩代,興盛于當代。
天水回族風俗習慣整體上說與甘肅回族風俗一致。但是,隨著地域特色、時代發(fā)展和變化,有新的特點。飲食方面,天水回族仍然以五谷雜糧為主,以飲清潔之水為習慣。逢喜慶節(jié)日,一般每個家庭要做“油香”、“馓子”和“花子”等油煎食品;在服飾上,一是女戴蓋頭,男戴號帽。蓋頭有三種,老年為白色、中年為黑色、未婚青年戴綠色,并以絲綢和細紗面料為尚。男帽一是黑、白平頂圓帽,一是黑、白六角帽。戴前者的較為普遍,后者主要為哲赫忍耶門宦所戴。二是老年男性喜歡穿黑色或灰色長衫(有對襟和左襟)等。
張家川縣惠文輝介紹,目前,張家川回族小吃有醋粉、羊羔肉和清真碎面、鍋盔等。還有手抓羊肉、清燉羊肉、羊肉泡饃等。面食有麻花(俗稱麻糖),蕎面饃饃、巴巴、玉米面碗饃等。
短短幾天,記者采訪到的這些文化還不足以說明全貌,而22萬多勤勞勇敢的天水回族人民的特色文化還等著你我他去繼續(xù)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