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五省(區(qū)),提起張家川“鍋盔”,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張家川“鍋盔”以極厚且大,外干內(nèi)酥,味香可口,便于攜帶等特點而頗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據(jù)史料記載,“鍋盔”的制作源于三國時期,距今約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相傳,三國時期,關(guān)羽駐軍博望,因缺水欲棄城不守。諸葛亮便以錦囊貽之。關(guān)羽一看,信內(nèi)寫到:“多用干面,攙水少許,和成硬塊,大鍋炕之,得食如盔,以飼將士。”關(guān)羽令炊師如法炮制,果然得盔,大如盾牌,厚如酒樽,食之脆酥可口,香不可言。
張家川鍋盔歷史悠久,自晚清以來,就很有名氣,是當(dāng)?shù)鼗貪h群眾特別喜愛的特色面餅。張家川鍋盔的特點是:厚大如盾,保留古俗,不僅火色鮮亮,香味淳厚,而且久不變味,不易破碎,非常適宜長途攜帶。據(jù)傳,1920年,俄商古寶財洋行的古斯特夫在張家川從事皮毛生意期間,特別喜食鍋盔,臨走時,他專門帶了一個張家川鍋盔,并把它裝在箱子里準(zhǔn)備在路上吃,由于他一路比較忙,竟然忘記食用,直到他遠(yuǎn)渡重洋回到家中,家人從箱子中將鍋盔翻出,家人分而食之,仍然是原汁原味,香酥如初。
張家川鍋盔的制作方法是:先用“酵子”和面成團(tuán),然后調(diào)上胡椒、苦豆、姜黃等佐料,再用棒子壓面,把它做成圓形模樣,印上各種花紋,放于凹鍋,溫火慢烤,直至烤熟。
張家川鍋盔因其體型大、厚實、花紋精致漂亮、柔韌耐嚼、香味淳厚,令人百吃不厭。當(dāng)?shù)厝瞬粌H自己非常喜歡吃,而且把它作為走親訪友的禮品。新疆、寧夏、青海、陜西、甘肅有相當(dāng)一部分人非常喜歡吃張家川鍋盔,他們不僅自己品嘗,而且還購買贈與親戚朋友。特別是隨著2007年7月19日“中國•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首屆關(guān)山花兒會暨清真食品節(jié)”的成功舉辦,張家川鍋盔更是名聲大振,不僅享譽(yù)西北五省,而且擺上馬來西亞、新加坡、沙特阿拉伯、文萊、阿聯(lián)酋等部分外國人的餐桌。
(責(zé)任編輯:馬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