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阿克蘇的蘋果人人夸……”如今,新疆特色農產品“若羌紅棗”也躋身名優(yōu)行列,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記者從26日舉行的若羌紅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新聞發(fā)布會上獲悉,經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規(guī)定,“若羌紅棗”的產地范圍為若羌縣若羌鎮(zhèn)、鐵干里克鄉(xiāng)、吾塔木鄉(xiāng)、瓦石峽鄉(xiāng)、塔什薩依開發(fā)區(qū)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36團現轄行政區(qū)域。同時質量技術上明確“若羌紅棗”品種為灰棗,并對立地條件、栽培技術、采收、質量特色等方面作出了嚴格規(guī)定。
特別是在“若羌紅棗”的質量特色方面,要求果形飽滿、果面皺紋細淺,色澤紫紅色,果肉肉質肥厚,食具粘性、味香甜,總糖≥72%,單果重4.5克,可食率≥90%,水分≤20%-25%,此外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guī)定。
近年來,新疆大力實施品牌戰(zhàn)略,加快推進紅棗精深加工,做到分級篩選、精美包裝,產品遠銷北京、上海等國內大中型城市,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若羌縣副縣長鄧東升表示,“若羌紅棗”被批準實施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有利于推動若羌紅棗標準化生產以及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對做大做強若羌紅棗品牌,推動生產規(guī)模化、經營一體化進程,增強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農民收入有重要意義。
目前,新疆已有12個產品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截至去年底,若羌縣紅棗種植面積累計達到20萬畝,已成為若羌農民的“綠色銀行”和“搖錢樹”。2010年若羌縣紅棗總產3.3萬噸,在紅棗產業(yè)的拉動下,預計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4萬元,有望繼續(xù)保持西部12省市區(qū)第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