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的禮拜場所,也是宣傳伊斯蘭教教義的場所。伊斯蘭教產(chǎn)生于阿拉伯半島。阿拉伯語稱伊斯蘭教禮拜場所為“麥斯吉德”(音譯),意為“叩拜之處”。伊斯蘭教要求信徒每日五次禮拜,男人盡量到清真寺禮拜。每周五,清真寺的教長都要在禮拜之時(shí)向教眾宣講伊斯蘭教義。
伊斯蘭教在唐代傳入中國后,其名稱經(jīng)歷了演變的過程。起初稱“麥斯吉德”,隨著伊斯蘭教在中國傳播,以及與中國文化的結(jié)合,各種按照中國人理解而產(chǎn)生的稱謂層出不窮。如“禮堂”“禮拜堂”“禮拜寺”“清教寺”“真教寺”等。
明洪武元年(1368年),敕建金陵禮拜寺時(shí),朱元璋御書《百字贊》:“降邪歸一,教名清真,穆罕默德,至貴圣人……”北京東四清真寺于明正統(tǒng)十二至十三年(1447-1448)建成,皇帝賜匾額為“清真寺”。此后,“清真”一詞逐漸被伊斯蘭教界普遍接受。
“清真”一詞,在漢語中原作清潔、自然、質(zhì)樸解,曾被社會(huì)廣泛使用。唐宋時(shí)期不少文人墨客樂于以“清真”來形容人、物。例如,唐代姚合《寄石書院僧》詩有“不行門外地,齋戒得清真”句,劉春虛《寄防關(guān)》詩有“深林度空夜,煙月資清真”句,李白有“韓生信英彥,裴子含清真”和“右軍本清真”、“垂衣貴清真”的詩句。宋代陸游《園中賞梅》詩有“閱盡千葩百卉春,此花風(fēng)味獨(dú)清真”句。道教曾以“清真”命名其寺院,稱“清真觀”。
中國伊斯蘭教借用“清真”一詞后,將其本來之意附加伊斯蘭教教義作出解釋。明末清初伊斯蘭教大學(xué)者王岱輿在其著作中作出權(quán)威解釋:“純潔無染謂之清,誠一不二謂之真。”又說:“吾教自生民以來,不拜像,滅諸邪,故謂之清;獨(dú)尊一,無二主,故謂之真。”
此后,“清真”成為伊斯蘭教的專用詞,人們把伊斯蘭教禮拜場所稱為“清真寺”,把表白信仰的作證詞(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稱為“清真言”,把符合伊斯蘭教規(guī)定、可供穆斯林食用的食品稱為“清真食品”,把售賣清真食品的店面稱為“清真餐館”。
當(dāng)然,凡事都不是絕對(duì)的。當(dāng)今中國,仍有一些清真寺稱為“禮拜寺”,如牛街清真寺匾額仍沿用宋代敕賜的“禮拜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