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伊斯蘭經濟發(fā)展,但獨特的伊斯蘭經濟發(fā)展模式不能簡單地用現有的西方經濟發(fā)展理論來詮釋。伊斯蘭世界的經濟兩極化主要由 于資源分配不均、經濟結構不合理、生產力水平參差不齊、國有企業(yè)效率低下、政府職能限制經濟發(fā)展和地緣政治等因素造成。阿拉伯-伊斯蘭各國在全球經濟一體 化的影響下,中東經濟正積極探索和實施其經濟發(fā)展新途徑,以期縮小經濟兩極化的差距,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 鍵 詞:伊斯蘭經濟思想;經濟兩極化;伊斯蘭世界;中東經濟
作者簡介:張玫,博士,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上海 200040)。
文章編號:1673-5101(2009)01-0060-08 中圖分類號:F371 文獻標識碼:A
--------------------------------------------------------------------------------
一、伊斯蘭教和經濟發(fā)展的理論分析
(一)有關伊斯蘭和經濟發(fā)展的學術觀點
學術界有關伊斯蘭和經濟發(fā)展的學術觀點可歸納為三種:一是伊斯蘭教對經濟發(fā)展持否定態(tài)度,其代表學者有路易斯(Bernard Lewis)和其他一些歐美學者。路易斯把伊斯蘭世界經濟發(fā)展的緩慢歸咎于其教育方式,認為公元9~11世紀伊斯蘭世界關閉了“創(chuàng)制”大門,從而影響了穆 斯林的創(chuàng)新能力,認為伊斯蘭內部對經濟發(fā)展持有敵意,不能持續(xù)發(fā)展,類似的觀點被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1]的一份研究證實。該研究根據跨國家數據的分析, 探討了價值對宗教信仰和經濟態(tài)度的關系,研究了伊斯蘭在合作、政府、婦女工作、法律法規(guī)、節(jié)儉和市場經濟方面的經濟態(tài)度。結果顯示:宗教總的來說有利于經 濟發(fā)展,但這份報告沿用韋伯對各種宗教和經濟發(fā)展的影響進行排名的思路,指出基督教持有更積極的態(tài)度,有利于經濟發(fā)展,而伊斯蘭則與之相反;二是認為伊斯 蘭和經濟發(fā)展無關。該派學者以塞維爾(Ahmed Zewail)、諾蘭德(Marcus Noland)和帕克(Howard Pack)為代表。塞維爾是199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他指出伊斯蘭世界的不發(fā)達不能歸咎于宗教。諾蘭德和帕克則通過以宏觀經濟穩(wěn)定和教育程度為指數 的經濟發(fā)展模式來研究經濟發(fā)展和伊斯蘭,結果表明兩者之間的關系不大。即便有影響的話,伊斯蘭促進增長,諾蘭德的經濟分析表明,1950~1972年期 間,中東伊斯蘭國家的經濟增長遠高于其他發(fā)展中國家。[2]三是認為伊斯蘭教義本身對經濟發(fā)展沒有影響,但在伊斯蘭影響下建立的一些制度阻礙了經濟向前發(fā) 展。韋伯(Max Weber)認為,伊斯蘭在其巔峰時沒有克服自身體制上的一些‘缺陷’,如受俸的封建主義(Prebendal Feudalism)和專斷的官僚的沿承 (Arbitrary Bureaucratic Patrimonialism),這些特征阻礙了發(fā)展一個理性的、可預測性的和演變性的法制結構。韋伯認為正是這種結構上的缺失影響了資本主義在伊斯蘭世 界的發(fā)展,而不是伊斯蘭教義本身。這個觀點得到了庫爾安的認同,他認為經濟不發(fā)達有其制度上的原因,如伊斯蘭中的繼承法,對公司這個概念的缺乏和瓦克夫體 制的局限之間的相互作用阻礙了經濟的發(fā)展,而不是伊斯蘭文化本身。中國學者也贊成這個觀點,并認為:“瓦克夫財產由于被停止了所有權、限定了使用權、禁止 了處分權,從而嚴重影響了物的效益充分發(fā)揮。” [3]也有學者指出伊斯蘭的財產觀念影響穆斯林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的目的和分配財富的方式,伊斯蘭經濟思想中有關商業(yè)經濟、商業(yè)道德的論述奠定了穆斯林商人的價 值觀,也制約著伊斯蘭社會的商業(yè)經營方式、商業(yè)活動的規(guī)模和商業(yè)利益的特征。
(二)伊斯蘭經濟思想
伊斯蘭崇尚商業(yè)文化,穆圣認為:“商人猶如世界上的信使,是真主在大地上可信賴的奴仆。”[3]對商業(yè)經濟和道德的論述在伊斯蘭經濟思想中占有相當分 量。“在《古蘭經》和圣訓中有大量的商業(yè)活動的訓導,如《古蘭經》第24章中有32節(jié)直接提到商業(yè)活動與商業(yè)道德規(guī)范,圣訓中有詳細的關于商業(yè)活動的法律 規(guī)定。”[3]如嚴禁重利、互惠教義、合理競爭、保護生產、嚴禁投機和商業(yè)活動契約化等,商業(yè)道德上也有具體規(guī)范,如誠實經商、公平交易和憑約守信等。
和其他宗教不同,伊斯蘭對經濟活動有著許多具體的規(guī)范,“伊斯蘭經典《古蘭經》與圣訓中有大量關于財產權、商業(yè)活動、商業(yè)規(guī)范、社會福利、消費、課 稅、農林牧業(yè)、利貸方面的命誡、要求、論述、其中涉及商業(yè)文體的論述最多。后來逐步形成、完善的伊斯蘭教法也包括許多經濟立法的內容……”[3]伊斯蘭經 濟思想涵蓋面廣,外延豐富,財產權是伊斯蘭經濟思想的核心,伊斯蘭教義對財產的所有權、占有權、使用權、分配權、繼承權、債務權和經營管理方面都作了具體 規(guī)定,伊斯蘭支持財產所有權,但反對財產的過分集中,因而通過稅收制度(即天課)、分散遺產和提倡施舍對財富進行重新分配,縮小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
伊斯蘭稅收制度分為兩種,分明針對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天課是針對穆斯林的主要稅收種類。理論上,它對所有具有經濟效益的資產進行課稅,且穆斯林可根據 個人意愿主動支付天課,這種基于個人主動性的稅收制度不受國家限制。伊斯蘭教法對上交國庫的財產種類的征稅額做了具體規(guī)定,以自然礦產資源為例,伊斯蘭的 哈奈斐(Hanafi)學派認為1/5的押金作為稅收上交給政府,礦產征稅僅限于幾種特定種類,一些可以直接冶煉成純金屬的礦產,如金、銀和鉛等,而煤和 水則不屬征稅種類。哈拉吉(Kharaj)是土地稅,不分宗教信仰,適用于所有人,分為兩種,一是對所有可耕作的土地征稅,另一種是根據可耕土地的實際產 出作物征稅。吉孜葉(Jizyah)是人頭稅,主要針對非穆斯林征收,因非穆斯林不需承擔保護國家的義務,所以吉孜葉(Jizyah)是作為保護非穆斯林 的稅收。
可見,經濟活動是伊斯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融入了宗教信仰和價值觀,伊斯蘭國家的經濟活動不同程度受伊斯蘭經濟思想的影響和制約。
(三)全球化和伊斯蘭世界的經濟發(fā)展
雖然伊斯蘭文化和全球化理念有許多異曲同工之處,但伊斯蘭國家,尤其是中東國家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曾經一度脫節(jié);首先,大多數伊斯蘭國家不是世 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平均關稅值超過20%;其次,中東國家在全球經濟鏈中脫節(jié)。主要體現在制造業(yè)的競爭力上。多數伊斯蘭國家,尤其是阿拉伯國家的生產力成 本高,無論是在有形資本還是人力資本上都落后于新興經濟體。制造業(yè)的薄弱還體現在對外貿易上。有數據顯示,2005年,阿拉伯國家的總貿易額僅占全世界貿 易額的4%,出口僅占全球的5.5%。其中,90%的出口是石油[4];再次,伊斯蘭國家的外商直接投資占世界的比例較小,這主要源于地緣政治的影響。中 東地區(qū)長期處于戰(zhàn)火和地區(qū)沖突的中心,如巴以沖突、兩伊戰(zhàn)爭、四次海灣戰(zhàn)爭和阿富汗戰(zhàn)爭。地區(qū)的不穩(wěn)定增加了投資成本和擴大了投資風險,從而影響到外資的 流入量;最后,現有的經濟發(fā)展理論和討論經濟發(fā)展的模式都是西方國家創(chuàng)造的,許多學者將這些理論生搬硬套到伊斯蘭世界的經濟發(fā)展上來,而沒有徹底研究這些 理論的
綜上所述,伊斯蘭教影響了伊斯蘭經濟發(fā)展是不符合事實的。伊斯蘭國家的經濟兩極化成因復雜,在深入研究造成經濟兩極化的原因之前,有必要簡要回顧伊斯蘭世界經濟兩極化的歷史和現狀。
二、伊斯蘭世界經濟發(fā)展的歷史和現狀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基本上是在二戰(zhàn)后脫離殖民統治的新獨立國家,在經濟發(fā)展方面有著一定的共性。本文試圖以馬來西亞、印尼為例,從平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的角度比較兩國從20世紀七十年代至今的經濟發(fā)展走勢。
20世紀七十年代,印尼由農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過渡,政府實行經濟五年計劃,制定經濟發(fā)展重點和目標。“在石油收入劇增的帶動下,經濟快速發(fā)展,國內生 產總值的增長率在大多數年份是7%以上。人均收入由1970年的80美元增加到1980年的490美元。”[5]19因此,石油價格的上漲給中東石油國帶 來了大量石油美元,其中,經濟發(fā)展最快的是伊拉克,以12.1%的速度增長[7],其次為沙特和敘利亞,分別在10%左右。GDP年均增長率最低的國家有 科威特、伊朗和利比亞等石油出口國,它們的增長率在2.2%~2.5%之間。[6]
到20世紀八十年代,伊斯蘭世界的經濟兩極化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地區(qū)層面和地區(qū)內部的經濟增長差異。地區(qū)層面上表現為西亞國家和東南亞等其他地區(qū) 的伊斯蘭國家經濟增長率上的差異,表1顯示:西亞地區(qū)的經濟增長出現了負增長,平均增長率為-2.2%。而東南亞的印尼和馬來西亞則分別以5.5%和 6.0%的速度逐年遞增,同期的巴基斯坦也不相上下。從表1可以看出,伊朗、伊拉克和沙特在八十年代的經濟發(fā)展緩慢甚至是負增長,伊拉克尤為突出。兩伊戰(zhàn) 爭導致該國八十年代的平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為-11%。由于油價的下跌,阿拉伯國家普遍出現了高通脹,經濟發(fā)展停滯,國民收入下降等現象。而人均收入也 相應減少,如沙特人均GDP收入從1980年的22634美元下降到了2000年的12556美元。[4]
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倡導北非國家進行一系列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四項:減少政府支出、國有企業(yè)私有化、減少貿易關稅和開放利率和匯率制度,但這些改 革并沒有對地區(qū)經濟的改善起到積極作用,主要原因有:其一,迄今這些國家內部對“經濟改革”尚未達成一致,更不用說具體的改革方案;其二,政府部門不具備 執(zhí)行改革政策的能力;其三,既得利益者是經濟改革的阻力之一。[4]
到了20世紀九十年代,伊斯蘭世界經濟兩極化的狀況持續(xù)存在,差距開始減小。印尼和馬來西亞的經濟增長率仍高于阿拉伯地區(qū)。但由于政府的政策和執(zhí)政力度不 同,馬來西亞的經濟增長率明顯高于印尼。事實上,1990~1997年間,馬來西亞的國民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基本超出8%。雖然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 暴”對該國經濟造成了巨大影響,但政府的有效干預使得其影響率低于印尼。阿拉伯地區(qū)的經濟處于緩慢回升的階段。從表1可以看出,西亞地區(qū)的GDP增長為 2.5%,比80年代高出了4個百分點。同時,該表也顯示了即便在西亞地區(qū)內部,經濟增長率軌跡有所不同:其一,1991~1994年間,海灣國家的經濟 發(fā)展持續(xù)下滑,在海灣危機中,戰(zhàn)爭的支出主要由海合會各國政府承擔,預計戰(zhàn)爭費用多達200億美元。[7]其二,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影響了油價和 石油需求。因此,經濟發(fā)展在九十年代后期有所放緩。1996~1999年中東北非地區(qū)的實際GDP增長率為3.6%,低于發(fā)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就地區(qū)內 部來說,經濟增長率受到油價的影響,發(fā)展水平有所不同。
2008年世界銀行研究報告[9]的數據顯示,中東地區(qū)的資源富集、勞動力供給短缺的國家 增速最慢,平均實際GDP增長率為2.9%,比資源缺乏、勞動力供給充分的國家低兩個百分點,資源富集、勞動力供給充分的國家低2.4個百分點。雖然經濟 發(fā)展緩慢,但西亞地區(qū)的通貨膨脹率卻平均達到25%。而東亞和南亞地區(qū)的通脹率則普遍低于10%。表2數據顯示北非和西亞地區(qū)的經濟增長率同為5.2%, 而且與馬來西亞和印尼間差距減小,不到一個百分點。阿拉伯-伊斯蘭地區(qū)間的平均GDP增長率漸趨一致,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造成:
首先,世界經濟的整體復蘇。自2000年來,世界經濟總體走勢良好,經濟增長率為4.7%。2001年經濟保持增長,中東地區(qū)GDP增長率為4.8%,遠 高于1999年的2.8%。但2001年的“9•11”事件對全球經濟打擊增大,尤以航空業(yè)和旅游業(yè)最為突出,對一些阿拉伯國家如埃及、阿聯酋的旅游經濟 也造成了一定打擊,但這種打擊只是短暫的,海合會各成員國的經濟在次年就有所好轉。
其次,石油價格持續(xù)攀升,海灣產油國收益最多,政府開始大規(guī)模投資,實行經濟多元化政策,試圖減少對石油的依賴。根據聯合國報告,2002~2007年, 西亞北非地區(qū)的GDP增長基本保持在5個百分點之上(除2002年以外),且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04年GDP實際增長率達到了最高點,為 7.3%。2005年開始,GDP增長速度放緩。至2007年,地區(qū)經濟的增長速度達到了5.4%,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兩個百分點。造成經濟快速增長的最 主要原因是油價飆升再次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動力,2007年,原油價格從1月的每桶50.8美元飆升到12月的89美元。
再次,區(qū)域間的關稅降低。2008年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中東北非地區(qū)關稅降幅較大,進出口申報程序所需時間大大減少。2000~2007期間,關稅從20%下降到13%,高于世界其他地區(qū)。同期埃及的平均關稅稅率從21%下降到6.9%。”[8]
最后,區(qū)域內部投資增加。“9•11”以來,隨著西方國家投資環(huán)境的惡化,海灣地區(qū)的石油出口國逐漸向其他伊斯蘭國家投資,幫助改善投資地的基礎設施 建設。2002~2006年期間,海合會的資本流出量達5300億美元,其中11% 流入中東其他地區(qū)。[9] IMF的數據顯示:2006年流入突尼斯的海合會國家總投資占該國總外資流量的69.4%。[10] 2007年,海合會國家在埃及的投資占該國FDI總額的25.2%。2000年以來,中東地區(qū)普遍開放了本國的資本市場,市場流動資本增多。
三、經濟兩極化的原因
造成目前伊斯蘭世界經濟兩極化的主要原因除經濟要素的差異外,還與政府的政策力度和地域戰(zhàn)亂等地緣政治因素有關。
第一,資源分配不均和經濟結構不合理。石油和天然氣主要集中分布在阿拉伯半島和北非的阿爾及利亞。阿拉伯國家的經濟不同程度受石油影響,這種以石油為 主導的經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這些國家的工業(yè)化進程:一方面,石油出口國經濟結構主要以石油工業(yè)和服務業(yè)為主,大量的石油美元雖在財政上給政府提供了很大空 間,但石化產業(yè)的發(fā)展并沒有帶動其他產業(yè)技術的提高,且間接造成本國人口失業(yè)率上升。石化工業(yè)是一種技術含量高,資金投入量多,人才要求高、精、尖的產 業(yè),即便本國沒有這方面的技術和人力支撐,只要通過引進技術和人才就可使整個工業(yè)運轉;由于海合會國家本國人口基數小,普遍存在勞動力短缺現象,這些政府 長期推廣的高福利制度使得國人不愿承擔一些重、累和工作時間長的工作,即便是服務業(yè)也需從外引進勞動力;另一方面,阿拉伯非石油出口國雖采取措施發(fā)展工業(yè) 和經濟改革,卻以失敗告終,造成了高失業(yè)率,國家背負了許多債務。如摩洛哥在1998~2007年間,財政一直處于赤字狀態(tài),2001年達到頂峰,赤字相 當于財政收入的10.2%。[11]同期,埃及的財政赤字更為嚴重,相當于該國GDP的7.5%。
第二,生產力低下。諾蘭德和派克的研究指出,20世紀七十年代阿拉伯國家綜合生產要素率(TFP growth)類似于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但是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增長率明顯下降,主要的原因是投資率低,勞動力增加和技術水平不高。[12]世界銀行頒布 的1998/1999年度世界發(fā)展報告指出,所有阿拉伯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水平都低于兩個指標國家(阿根廷和韓國)的一半。如果把阿拉伯國家分為三類 的話,第一類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的生產力稍微高出兩個指標國家的一半;第二類有一定石油資源的國家,其生產力僅占兩個指標國家的1/6;而最后一類的石油 資源匱乏,國家的生產力則不及兩個指標國家的1/10。[13]綜上分析,生產力的反差折射了阿拉伯國家經濟兩極化的現實。
第三,國企虧損嚴重,效率低下。這種情況多發(fā)生在北非的阿拉伯國家,這些國家政府在經濟中具有絕對的主導作用,通過財政支出,建立了許多國有企業(yè)。由于國 有企業(yè)的建立初衷是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和為其他相關工業(yè)提供廉價貨源,因而,企業(yè)領導人缺乏動力控制生產成本,這些高額成本通常通過政府預算補助來彌補。國有企 業(yè)虧損嚴重,負債累累。1978~1981年間,突尼斯國有企業(yè)的虧損額相當于該國GDP的4%。[6]國有企業(yè)經營不善造成了高通脹、高匯率、出口商品 競爭力低和國內價格扭曲的現象,這種狀況在九十年代有所好轉,隨著經濟調整政策的逐漸改善,阿拉伯國家逐漸開放投資政策,通過一系列舉措鼓勵企業(yè)發(fā)展、鞏 固其競爭能力,如實行私有化、鼓勵私營投資、建立自貿區(qū)吸引外國投資和允許外國人在指定區(qū)域享有產權等。
第四,政府職能過大。阿拉伯國家政府職能過大已成為其經濟發(fā)展的一個絆腳石。無論是石油出口國還是非石油出口國,政府都在國內建立層級式的“食利階層”來 維護其統治的合法性,如海合會國家政府頒布各項政策來“籠絡”各階層,進而鞏固自己的統治基礎;首先,為削弱商人階層在英國“委任統治”期累積的政治權 力,政府首腦將自己的親戚和族裔安插到各個政府部門擔任公職;其次,建立代理制。這種代理制主要是指外商投資和經營必需通過當地商人的代理和投資,外商的 最高投資份額不得超過49%。代理制的建立事實上是將被“剝奪”了政治權力的商人階層納入到由石油美元建立起來的經濟體系中分一杯羹;最后,通過增加政府 的職能部門就業(yè)機會,政府將普通民眾納入到政府部門工作,賦予高薪。此外,還建立一系列高福利制度,如免費教育、醫(yī)療等。除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外,政府還 建立了一些形象工程,浪費了物力、財力。政府并沒有真正把“石油美元”花費在提高生產技術、效率和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等經濟發(fā)展的方面,無力掌控經濟的發(fā)展,經 濟發(fā)展易受外部因素沖擊,尤其是石油價格的波動。
第五,地區(qū)沖突和地緣政治的影響。長期以來,阿拉伯地區(qū)處于地區(qū)沖突的中心,局部戰(zhàn)爭不斷爆發(fā),直接影響了經濟發(fā)展。2005年的黎巴嫩政治騷亂使得 該國經濟發(fā)展停滯不前,其GDP實際增長率為零。[14]另外,軍費支出占了政府總支出的很大比例,如1960~1980年,伊拉克的軍費支出占該國 GDP的51%,沙特和敘利亞緊隨其后,分別相當于本國GDP的19%和18%。[6]
四、結論
步入21世紀以來,多變的國際格局和持續(xù)上漲的油價對伊斯蘭國家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9•11”之后國際環(huán)境對伊斯蘭世界的敵視日益上升,西方國 家強烈要求伊斯蘭國家實行民主制度,加快政治和教育改革的呼聲迫使伊斯蘭國家領導人重新審視發(fā)展重點,已經有步驟地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更重要的是,“9•11”還促使伊斯蘭國家內部產生了發(fā)展經濟以強國的意愿和動力,有別于20世紀七十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海合會國家的政府將投資集中在一些 具有長遠效益的項目上,注重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引進技術、資金,提高生產率。此外,還將部分“石油美元”存放在國家主權基金中,在世界范圍內尋找投資機會,擴 大收益,已備不時之需。經濟多元化政策也成為發(fā)展重點,以擺脫對石油的依賴。隨著西方國家對阿拉伯國家投資的敵視和故意設障,伊斯蘭國家間的經濟和投資大大增加。
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入,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對全球化的態(tài)度有所改變。世界民意組織2008年8月公布的一份最新的調查報告[15]對以穆斯林人口為 主的7個國家 進行了問卷調查,在被問及“您相信全球化,尤其是與世界各地日益增長的經濟聯系對國家來說是好還是壞?”的問題時,平均63%接受問卷者認為全球化對國家 經濟有益,問及貿易對國家經濟是否有益時,64%的人的回答都是正面的??傊?,穆斯林對全球化持有積極態(tài)度,阿拉伯—伊斯蘭國家應該利用全球化契機,結合 自身的特點和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經濟,促進阿拉伯-伊斯蘭國家間的經濟發(fā)展,減小經濟兩極化現象。
--------------------------------------------------------------------------------
[ 參考文獻 ]
[1]Luigi Suiso, Paola Sapienza, Luigi Zingales. People’s Opium?—Religion and Economic Attitudes. [EB/OL]. [2008-05-30]. NBER Working Paper 9237, October, 2002. http://www.nber.org/papers/w9237.
[2]Marcus Noland, Howard Pack. Islam, Globalis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Middle East.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EB/OL]. [2008-05-30]. http://www.iie.com/publications/pb/pb04.pdf.
[3]劉天明.伊斯蘭經濟思想[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0.
[4]Alissa Sufyan. The Challenge of Economic Reform in the Arab World—towards More Productive Economies.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EB/OL]. [2008-05-14]. http://www.carnegieendowment.org ... n_reform_final.pdf.
[5]俞亞克.當代印度尼西亞經濟[M]. 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0.
[6]Richards, Waterbury. A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iddle East—State, Clas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 Oxford: Westview Press, 1990.
[7]Abudulla Baabood. Dynamics and Determinants of the GCC States’ Foreign Polic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EU. Gerd Nonnenman. Analysing Middle East Foreign Policie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Europe[M]. Eastleigh: Routledge, 2005.
[8]World Bank. Economic 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Regional Integration for Global Competitiveness 2008.[EB/OL]. [2008-05-18].
(感謝伊光編譯,歡迎轉載并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