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牙好,胃口就好,身體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廣告詞,讓全國的觀眾牢牢地記住了這個看起來憨厚善良、風趣幽默的中年漢子,他就是李嘉存。準確地說,相聲應該是李嘉存的專業(yè),但是他似乎又很“不務正業(yè)”,畫畫、唱戲、小品、話劇、影視、廚藝……樣樣不落。銀幕上的他,總給人一種油滑、勢利、“墻頭草”的感覺,但現(xiàn)實生活中的李嘉存卻是一個和銀幕角色有著天壤之別的實在人。本期《中國清真網(wǎng)高端視頻訪談》邀請我們回族的笑星、藝術家李嘉存先生。李老師,和我們《中國清真網(wǎng)》的朋友們打個招呼吧.
李嘉存:親愛的穆斯林兄弟姐妹們,大家好。我是中國鐵路文工團的相聲演員李嘉存。能在《中國清真網(wǎng)》和大家見面是我最大的榮幸。在此,我衷心祝愿我的兄弟姐妹們身體健康,吃嘛嘛嘛香。
主持人:很高興今天您能接受我們的采訪,我們網(wǎng)站的全體人員對您能接受我們的采訪表示衷心的感謝。
李嘉存:謝謝。
主持人:我們知道,您作為全國百姓們喜歡的平民笑星。大家如此喜歡您,不僅因為您的語言具有很強的時代性,還有您非常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雖然您已經(jīng)年過半百但對生活依然非常的積極,生活質量也非常的高?,F(xiàn)在您依然非常的忙碌,既要做公益節(jié)目,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展覽啊,繪畫啊,還要學習新的知識。似乎在您的身上無時無刻都煥發(fā)著無窮的動力,您能和我們談談您這種生活的感受和心得嗎?
李嘉存:您這有點言過其實了,其實我真的沒做過什么成績。作為一個藝術家非常的不容易,作為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藝術家那就更加不容易。我要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我是一名穆斯林,我的行為、動作、舉止都受到大家的關注。所以我就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雖然一直時時都在嚴格要求自己,但是還是有些地方做的不太好。無論怎么說,我們回族穆斯林藝術家全國有很多,比如:著名的京劇大師馬連良先生,著名的相聲藝術家馬三立先生,著名的相聲家、藝術家馬志明先生,等等很多很多。他們都是我們穆斯林的好榜樣,而我是步他們后塵,是他們的學生。所以我需要繼續(xù)努力。我今年57歲,出生在北京南城一個非常貧寒的穆斯林家庭,這些年來改革開放使我們家慢慢的富裕起來,生活一天比一天的好。這些讓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我們少數(shù)民族離不開漢族,漢族同樣離不開我們少數(shù)民族。只有大家互相都離不開了我們的社會才能真正的進步,我們的民族才能真正的發(fā)展,我們也才能生活的更好。一直懷著這樣的理念去工作、學習。每當取得一點成績的時候就告訴自己不能驕傲,所以我為自己的畫室取名為“二癡堂”。所謂“二癡”,就是我們做人要吃虧,學藝要吃苦。有了這種理念,就是受一點委屈什么都會覺得無所謂、覺得很正常、是應該的。
主持人:您把您的畫室叫做“二癡堂”,書房取名為“三不齋”。那么“三不”分別指什么呢?
李嘉存:不燥、不滿、不油滑。不要為積習所蔽,莫為時尚所惑。雖然我們有時會取得一些成績、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jīng)驗,但是千萬不能為它所蒙蔽。那些成就都是以前的,明天又將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不要為積習所蔽,莫讓時尚所迫?,F(xiàn)在時尚特別的絢麗,但是必須隨時保持冷靜,不能讓那些東西迷惑。要想著怎么走好自己的路,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主持人:您一直都在用這些警言警語鞭策著自己。之前我在一本書上看到說您經(jīng)常說一句話“不用揚鞭自奮蹄”。這句話讓我感觸特別的深,就是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勤奮。現(xiàn)在這句話在鞭策著我自己。
李嘉存:我覺得,無論我們國家還是個人都要有自己的信仰。當自己什么都不信仰同時又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最后就只能亂。剛才你不是說用“揚鞭自奮蹄”嘛,我現(xiàn)在有一個“伴牛堂”是陪伴黃牛的意思。這個“伴牛堂”是我上中學的時候,看見了郭沫若的一首詩《水牛贊》。讀完這首詩之后我特別感動,心潮澎湃啊,就想著我要是像牛一樣多好啊。我給你朗誦一下吧:
水牛,水牛,你最最可愛。
你有中國作風,中國氣派。
堅毅、雄渾、無私,
拓大、悠閑、和藹,
任是怎樣的辛勞
你都能夠忍耐,
你可頭也不抬,氣也不喘。
你角大如虹,腹大如海,
腳踏實地而神游天外。
你于人有功,于物無害,
耕載終生,還要受人宰。
筋肉肺肝供人炙膾,
皮骨蹄牙供人穿戴。
活也犧牲,死也犧牲,
死活為了人民,你毫無怨艾。
你這和平勞動的象征,
你這獻身精神的大塊,
這是郭老1947年寫的,它一直是我人生的一個航標。就是要像牛一樣學習,吃虧、讓人。活也犧牲、死也犧牲。死活為人民服務吧。
主持人:相聲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說學逗唱中閃現(xiàn)著智慧的火花,幽默風趣之下展現(xiàn)著世間百態(tài),令無數(shù)華人甚至是外國朋友著迷,請您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您成為藝術工作者時這路途上的一些經(jīng)歷吧。
李嘉存:我的家是梨園世家,我的姥爺是著名京劇演員孫德龍先生。我小時候就是在這種梨園世家的環(huán)境中長大,從小也就喜歡這些。小時候在南城住,大家都知道南城的宣南文化。整個北京城在紫荊城外分出了市井文化,而我們正好生活在這塊土地。生長在這片土地上,所以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離不開南城這片地方。所以好多朋友都問我說:“你說的話和其他北京人說的話好像不一樣?”確實不一樣,我說的是北京南城話。而他們說的是東城話或者西城話或者是北京普通話。我說的地道的正宗的南城話。
主持人:剛才在您的家門口我看見一個很大的大銅火鍋,我們幾個工作人員還說李老師做飯肯定相當了得。然后就聽見有人說,李老師做的:炒疙瘩啊、醬牛肉啊。聽得我口水直流啊。您覺得您最拿手的是哪個菜???
李嘉存:都擅長。別的事情上都可以謙虛,吃的上面肯定不謙虛。因為我們這是在承擔著一種文化。我最近馬上就要退休了,退休后我們準備搞一個“中國穆斯林,北京清真菜”就你剛才說的那幾種菜,我認為我做的非常地道,非常正宗。我給你舉個例子,什么叫正宗什么叫不正宗。如果我現(xiàn)在吃涮羊肉,加了一盤百葉,那就是不正宗。因為大家涮羊肉是為了鮮而百葉放在一起是腥。但是現(xiàn)在好多朋友這種吃法習以為常了,可是這樣吃確實不行。我們就是要響應我們真正穆斯林,真正的中國北京清真菜,告訴他們真正的涮羊肉應該怎么吃。加海米、加花椒、加大料、擱紫菜,這些說起來就四個字:外交天魔,不正宗。它破敗了一個基本元素——鮮。我們涮羊肉本身是羊肉,涮的不是雜貨。涮羊肉是夾起一筷子放在鍋里涮,一下子倒進去一盤那不叫涮。既不好看,也不文明。
主持人:就是您說的沒有把飲食文化吃出味兒。
李嘉存:你看,涮肉,那是每盤十二片,拿起一片放在里面涮。一盤放在里面那可以叫燉、煮。就是不能叫涮。
主持人:其實北京小吃大多都是我們回族的。但是在北京這個民族文化大發(fā)展的情況下讓我們的回回小吃變成了北京小吃。
李嘉存:是的。
主持人:您看您現(xiàn)在畫畫、唱戲、小品、演繹。這么多您的愛好或者專長。您覺得哪項是您鐘愛的、難以割舍的?
李嘉存:其實哪件都不能割舍,哪件都很鐘愛。如果說我年輕的時候不是相聲工作者老的時候還是會去學它。其實很多朋友們都不知道,我第一項從事的藝術是繪畫。我三十五年前就拜著名國畫大師康寧先生為師了。
主持人:我看過一些您的報道,說您從四十六歲就開始到專業(yè)的繪畫藝術學校學習。
李嘉存:對,到中央美術學院去學習。
主持人:當時怎么想到要去考中央美院呢?
李嘉存:我覺得,我們這輩子人啊,基建少、學問少。我想做一個好的演員呢,就需要不停地、不時地給自己充電。我們拍戲也好在臺上也好。無論拍電視劇還是電影我們都在放電。放著放著就沒電了。所以我個人認為,我們現(xiàn)在有些演員他們沒分量。我們現(xiàn)在有些演員他們上臺后沒得看,說的通俗點就是“不經(jīng)看”。拍完《宰相劉羅鍋》后就想著還是去上學吧。就去中央美院去上學,這墻上掛的的荷花都是我自己畫的。
主持人:您覺得您的畫有什么特點?
李嘉存:應當說還沒成型,還沒什么特點。在繪畫行業(yè)里還是要學習前輩們。
主持人:您覺得中國畫創(chuàng)造最高境界是什么?
李嘉存:創(chuàng)造意境。神,形。其實晉朝的顧愷之曾說過:很多東西你理不出劍道的,只有神和形寫照出來那才是重要的。
主持人:您每天至少畫多長時間?
李嘉存:三四個小時
主持人:有沒有什么時候說是不想畫了就不畫了
李嘉存:也有,其實我們?nèi)梭w和天氣一樣,今天我不舒服很正常。重點在一個責任心的問題上。
主持人:我看有一本書《中國當代藝術家》有您自己寫的一個小序。其中與一段“晨起日課,我在畫案上讀著徐青藤、八大、吳昌碩的作品時,臉真的紅了,同時,明白了一定要當好小徒弟。”您能給我們講講您當好小徒弟的事情嗎?
李嘉存:具體是什么事情我也忘記了,朋友們因為這事情說我得瑟,其實真不是得瑟。因為我們那個年代太動蕩,沒有好好學習,耽誤了很多時間。學到的真本事太少,毛病倒是有不少,其中最可怕的一個毛病就是裝蒜。特別愿意在弱勢群體面前裝老大,現(xiàn)在想起來真和吃了蒼蠅似的。有一次和歐陽老聊天,他說“世界上最便宜的事情是吸取別人的東西”。
主持人:歐陽老這句話是對我們大家的鞭策吧。感謝李老師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中國清真網(wǎng)》的采訪。
《中國清真網(wǎng)》作為全球最大的中國清真網(wǎng)站我們也會繼續(xù)向全球朋友報道李老師的畫作,也希望你們繼續(xù)觀看與交流。謝謝李老師,祝您身體健康。
隨時了解最新穆斯林資訊、暢享正宗清真美食
獨具當?shù)靥厣姆终荆鼨嗤N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