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真網綜合報道】 14至15日,由中國伊斯蘭教協(xié)會主辦、新疆伊斯蘭教協(xié)會承辦的“伊斯蘭教中道思想研討會”在烏魯木齊舉行。逾百名來自中國各地的伊斯蘭教知名人士和著名學者齊聚于此,探討伊斯蘭教中道思想,并號召中國穆斯林民眾“堅守中道思想,遠離極端思想”。
《濟南穆斯林》雜志主編,濟南北大寺阿訇劉洪軍,作了題為《堅守中正之道,做正信正行的穆斯林》的發(fā)言:
清高的真主在《古蘭經》中說:“這確是我的正路,故你們當遵循它;你們不要遵循邪路,以免那些邪路使你們離開真主的大道。他將這些事囑咐你們,以便你們敬畏。”(6:153)
伊斯蘭教是不偏不倚、謹守中正的宗教,穆斯林是堅持走中道的人。正如真主說:“我這樣以你們?yōu)橹姓拿褡澹员隳銈冏髯C世人,而使者作證你們。”(2:143)
一、謹守中正之道,促進社會和諧
伊斯蘭寬容的理念奠定了中正思想基礎。伊斯蘭始終以《古蘭經》、《圣訓》精神為依托,針砭時弊,醫(yī)治社會頑癥,沒有牽強附會,沒有紕漏破綻,抨擊謬誤,崇尚和平。
伊斯蘭教主張和平,反對侵略戰(zhàn)爭,反對以強凌弱,要求穆斯林除了反抗侵略和維護正義外不得挑起或發(fā)動戰(zhàn)爭。真主說:“被進攻者,已獲得反抗的許可,因為他們是受壓迫的。”(22:39)還說:“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分,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分者。”(2:190)這些經文清楚地講明了伊斯蘭教在戰(zhàn)爭上的中道原則。
同時,伊斯蘭以中道精神關照社會中的種種關系。伊斯蘭的中道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為誠信、寬容、平等、公正、團結等等一切正能量。僅以誠信為例,稍做闡釋。“誠信”是每個穆斯林的宗教義務,也是從事經濟活動的基本原則,更是穆斯林綜合素質的體現。那么是不是不分青紅皂白、不分事件、場合都要誠信第一呢?教法的補充恰恰證實了伊斯蘭是不死板、不教條、靈活、中道的宗教。教法許可穆斯林在戰(zhàn)爭、調解糾紛、夫妻取悅等情況下說謊言,“息事寧人的謊言,勝過搬弄是非的真話”。伊斯蘭教以中正為原則,要求穆斯林在生活中尋求社會的平衡,從而使社會機制能夠在和諧的秩序中有效運行。
伊斯蘭宣揚正義、安寧,告誡人們處事時要戒驕戒躁,量力而行。既不搞一刀切的形式主義,更不搞暴虎馮河式的激進主義,中和中正。艾卜?賽義德?胡德里的傳述:他說:“我聽穆圣(愿主福安之)說:你們中誰看見一件罪惡之事,讓他用手去制止,如果他不能,則用口制止,如果他不能,則用心去制止,這是最弱的信仰” 。
人類同根同源,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和社會的分工而形成不同的民族與國家,但始終需要和平共處、互相尊重,以便發(fā)出中國和諧的最強音,融合世界發(fā)展的節(jié)奏,共同組建一個平等團結、合作互助的人類大家庭。
二、謹守中正之道,維護生態(tài)文明
宇宙中的大千世界,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在貌似對立、矛盾的事物中,無不存在著一種中正與平衡。地球上的一切物質,在時間和空間上,都相互依存,形成極為完美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處于精密和復雜的平衡狀態(tài)?!豆盘m經》在解讀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相處的中正之道時,強調人作為真主“大地主權”的代治者,合理地開發(fā)和利用自然資源是真主賦予人的神圣權利,人類就應當承擔起維護或保護自然的責任,不能無限制地剝奪自然,因為“萬物是各有定量的。”(13:8)以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共存為最終目標。近年來,霧霾肆虐,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產、生活、工作、學習,對人們身心健康的傷害更加嚴重。國務院發(fā)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動指南就是治霾,這就要求人類應該珍惜真主賜予的自然資源,開源節(jié)流,不能無限制地開采、挖掘,更不能無度揮霍。穆斯林理應多環(huán)保,物品循環(huán)利用,低碳出行,少開私家車,多乘公交、地鐵,少購物,杜絕燃放煙花爆竹。“你們應當吃,應當喝,但你們不要浪費,真主確不喜歡浪費者。”(7:31)“你們不要揮霍,揮霍者確是惡魔的朋友。”(17:27)
真主是宇宙萬物和人類的創(chuàng)造者,萬物與人類源于真主,復歸于真主,世界具有統(tǒng)一性與完整性。如經文所述:“真主曾在六日內創(chuàng)造天地萬物。”(32:4)“天地原是閉塞的,而我開天辟地,我用水創(chuàng)造一切生物。”(21:30)“我展開了大地,并把許多山岳安置在大地上,而且使各種均衡的東西生出來。”(15:19)伊斯蘭關于天地萬物和諧一體的教誨體現著中道思想,既重視人類的主體性作用,又肯定自然生態(tài)存在的內在價值,把天地萬物視為人的衣食父母、生命的源泉??朔?/span>“人類中心主義”的狹隘觀念,樹立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整體意識,增強環(huán)保意識,對于建立人類與自然界的新型生態(tài)關系,維護正常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伊斯蘭主張既要改造自然,又要順應自然,以調整自然使之適合人類需要;既不屈從自然,又不破壞自然,以自然與人類協(xié)調為理想;既不禁欲,又不縱欲,這種“中道”智慧有益于啟發(fā)現代人的心智,開啟人類處理與自然界和諧關系的新思路。
三、謹守中正之道,倡導兩世吉慶
伊斯蘭教要求穆斯林在宗教功修中走中道之路。馬立克傳述:三個人來到穆圣的妻室跟前詢問穆圣的功修。當他們得到穆圣妻室的如實回答后說:穆圣之前和之后的罪過全被饒恕了,我們怎樣才能像穆圣一樣?其中一個說:我將一直夜間禮拜;另一個說:我將一直長期封齋;最后一個說:我將遠離女人,永不結婚。后來穆圣來到他們跟前說:“你們就是如此這般說的嗎?以真主發(fā)誓,我比你們都更害怕真主,更敬畏真主,可是我也封齋,我也開齋;我也禮拜,我也睡覺;我也結婚。誰背棄我的道路,誰便不是我的教民。”
我們來看一下中正之道在穆斯林的宗教功修中的體現。真主說:“你當朝夕恭敬而恐懼地記念你的主,應當低聲贊頌他,你不要疏忽。”(7:205)“你們在拜中不要高聲朗誦,也不要低聲默讀,你應當尋求一條適中的道路。”(17:110)這段經文下降的背景是:有人在禁寺中非常高亢地或非常低沉地誦讀《古蘭經》。經文要求穆斯林“不要高聲朗誦”以免當時麥加的多神教徒聽到的時候對《古蘭經》加以褻瀆;“不要低聲默讀”,以免跟隨禮拜者聽不到,從而告誡穆斯林誦讀《古蘭經》當適中。禮拜是穆民定時的主命,在履行拜功中遇有特殊情況可以坐著、躺著記念真主,旅途中可以短做,還可以并禮;大小凈是禮拜的前提,大小凈的變通方式則是土凈。在“萊麥丹”月封齋是每個成年穆斯林的主命,而《古蘭經》第二章184節(jié)經文指出:“難以齋戒者,當納罰贖,即以一餐飯施給一個貧民。”身為一個穆斯林有經濟能力,而又拒付天課,這便是“哈拉目”。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但是從來不施舍,對自己慷慨,對別人孤寒,這便成吝嗇?!豆盘m經》規(guī)定穆斯林應該為真主而完成大朝小朝,但是如果碰到特殊情況的話,就應當獻一只容易得到的犧牲;如果犧牲不容易找到,就應當在大朝期間齋戒三日,等到大朝完畢回到家里后再齋戒七日,共計十日即可。
四、謹守中正之道,完善美好生活
伊斯蘭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要求在處理具體的個人生活問題時要適度,做到恰如其分,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走向偏狹的兩極,都不是美德。伊斯蘭教既反對物質享受的放縱,也反對苦行主義,而是取其中道而行之,鼓勵穆斯林合理合法地享受生活。例如,服飾是真主為人創(chuàng)造的,人們理應享用它。但伊斯蘭教既不贊成衣衫襤褸,也不提倡穿戴特別名貴的服裝,招搖過市、趾高氣揚,而是以一種中正、親和的姿態(tài)強調簡樸和清潔。“真主不喜愛一切傲慢者、矜夸者。”(57:23)男子服飾要盡量體現男人的氣概、風度,做到莊重、樸素、簡潔;婦女服飾要求端莊大方、力戒嬌艷與輕浮。在使用金錢上,伊斯蘭主張既不揮霍,又不吝嗇,而應“謹守中道” (25:67),切不可過分。在伊斯蘭的飲食觀念和方式上允許吃一切佳美的食物,但要有選擇且適度?!豆盘m經》說:“你們應當吃,你們應當飲,但不要過分,真主確是不喜歡過分者的。”(7:31)
中正,要在持“中”,不走極端,清晰、強烈地反映出伊斯蘭的理性。人們在處理社會和人際關系時,應當時時保持一種中正狀態(tài),既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于兩端之間取其中。謹守中正之道是伊斯蘭教對每個穆斯林的要求,如果人們放松了“中道”精神的修養(yǎng),處事時會“過”或“不及”,或是過分懦弱,不能主持公道;或是遇事偏激,走極端,偏離了真主的中正之道,對宗教、對民族和社會的發(fā)展都會造成不利影響。所以,穆斯林在為人處世時堅持“中道”原則,心懷感激,仁愛寬恕,處處中正,以達到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