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鴻儒
現(xiàn)在人老了,眷戀故土和思念老親少友的心情,非但未減少,反而越來越濃厚了。今年我已84歲高齡,想趁著神志清楚,腿腳能走動之時,還想回故鄉(xiāng)一趟,會會親友和游覽一下兒時所熟知的一些地方。此次回故鄉(xiāng)去,不敢說是最后一次,但可以說是今后的機會也不多了。
兒女們得知我想回故鄉(xiāng)看看的心愿后,都很支持,并提出和我一同回故鄉(xiāng)去,我聽后非常高興。雖說雅琴,文華、冬根、文海和孟櫻在2001年陪我回過一次故鄉(xiāng),但時間已隔13年了,他們對故鄉(xiāng)的印象也不深了。特別是兒媳蔣穎和孫子左屹林都沒有回去過,所以此次能有機會同行,那實在是太好了,也圓了一個一家三代人同回故鄉(xiāng)的夢。說來也巧,現(xiàn)在正是暑假期間,大家都有空,可以湊在一起。
兒女們經(jīng)過籌劃在網(wǎng)上訂購了去濟南的往返臥鋪車票和在濟南居住的酒店。于2014年7月20日晚,我們一家祖孫三代七口人(女婿孟冬根有事未能同往)乘k76次火車北上濟南了。
第一天7月21日星期一,上午10時順利到達濟南。按照日程安排,先去泉城路77號全季酒店辦理入住手續(xù)休息。因為天氣炎熱,近39度,所以到下午4點才出來走走逛逛。
聽說趵突泉公園離我們住的酒店只有兩站路,所以去趵突泉公園我們并沒有乘車而是走去的。我們沿著泉城路邊走邊看,馬路寬闊,來往車輛很多,馬路兩邊都是高樓大廈,五顏六色的廣告牌掛滿商廈,櫥窗里的商品琳瑯滿目,十分吸引眼球。
快走到泉城廣場西頭時,我指著不遠的一條馬路對子女們說:那個地方就是原來的山水溝街,我老家就在那里,是我出生的地方,可嘆,老家的房子和其他建筑物已經(jīng)蕩然無存,現(xiàn)在改建成趵突泉南路了。
再往前走,忽然發(fā)現(xiàn)前面橫放著一塊大理石碑,走進一看,棗紅色的碑面上鐫刻著許多閃閃發(fā)光的金色大字,仔細再看是中石先生的手跡。站在碑前,我想起了很多往事:歐陽中石先生是陳維之大哥的表弟,陳維之(系山東濟南清末陳冕狀元之嫡孫)是我父親的徒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中石先生正在濟南一中讀書。那時,中石先生,陳維之大哥和我父親三人都喜愛京戲。他們和一些戲友有時聚集在我家的南屋客廳里或者在隔壁水潮庵廟里,演唱京戲。中石先生是著名京劇大師奚嘯伯的入室弟子,奚派傳人。記得,有一年夏天暑假里,中石先生在普利門外一所小學(xué)操場的露天舞臺上,演出京戲“四郎探母”中的一段“坐宮”。這天晚會中石先生唱得特棒,受到臺下觀眾的熱捧,陣陣掌聲和陣陣喝彩聲,接連不斷。此時,回憶起的這些事,已經(jīng)過去六十多年了。時過景遷,許多舊友的蹤跡也不知道了,頓時,不由得使我感概不已!
走出泉城廣場西頭,過了馬路一會兒功夫就走到了趵突泉公園,我們是從公園東門進去的。園內(nèi)假山、泉池布局有序,松樹翠柳交相輝映,給人一種幽靜、安逸的感覺。我們先瞻仰了李清照紀念堂,李清照系山東濟南人,是南宋時期著名的女詞人。為了紀念她,解放后在此地建起了一座庭院式的紀念堂,并有郭沫若的題字,供游人們瞻仰、憑吊。
隨后我們?nèi)ビ^看了趵突泉,趵突泉古為濼水之源?!磅劳或v空”為濟南八景之一。趵突泉呈長方形,池中石碑上的三個字“趵突泉”為明代書法家胡纘宗所書,泉有三股,平地涌出,清澈見底,游魚如織。游人憑欄而立,頓覺絲絲涼氣襲人。真不愧有“天下第一泉”之美稱。我很認真地對兒女們說:不要忘記,你爸爸是喝趵突泉的水長大的。
泉水旁有一座民族形式的古建筑,名曰“濼源堂”(舊為“呂祖廟”)。我記得,當年廟內(nèi)“呂祖老爺”端坐在中央,來此燒香拜佛,求神問卜的香客絡(luò)繹不絕,煙火繚繞,人聲鼎沸,熱鬧非凡。而今,卻成了游人稀少,冷冷清清的一座展廳。
在濼源堂的門柱上,有一副楹聯(lián)是元代著名文學(xué)家趙孟頫的詠泉名句:“云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我指著這幅楹聯(lián),對文華、文海、孟櫻說:楹聯(lián)上面的字是我的老師金棻先生書寫的。
金老師(字墨盦)系山東濟南人,回族,著名書法家,他家和我家是世交,他和我父親是好朋友。1956年,我休學(xué)在家養(yǎng)病時,金老師常來我家,教我古文和打太極拳。我記得,在教我古文時,金老師當讀到王勃的《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眉飛色舞,搖頭晃腦,得意之神情,十分令人喜愛。金老師在教我打太極拳時,首先要我記住四句口訣:“頭頂蒼天,腳踏黃泉,力散周身,氣沉丹田”,至今這四句話仍記憶猶新。金老師還給我書寫了唐代著名文學(xué)家,劉禹錫的《陋室銘》。有一天,我和金老師在我的一位小學(xué)同學(xué)劉濟善(回族)家中閑聊時,金老師忽然心血來潮,興趣所致,提筆書寫了這幅字,并親手送給了我。金老師贈予我的墨寶,仍保留至今,永志紀念。金棻老師的性格倔犟,孤傲,不愿與人交往,許多親友都想請他寫字,可他都婉言拒絕了,所以金老師的書法傳世甚少?;貞浧疬@段歷史,仍印象深刻,但已經(jīng)過去六十多年了,許多先輩都已離開了世間,實在令人感慨萬千!
我對文華、文海說:你們看,泉水旁邊的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物——“望鶴亭”茶社,是當年你們的祖父左俊生常來此處飲茶,下棋,會友的地方。 解放后,趵突泉公園經(jīng)過不斷擴建整修,把“漱玉泉”“馬跑泉”等許多名泉劃歸其內(nèi),現(xiàn)在已成為一座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樓臺亭榭,流水潺潺的獨具風(fēng)格的泉水公園了。
出了趵突泉的北門,我們來到了回民小區(qū),吃了一頓具有清真風(fēng)味的小吃:烤羊肉串和水餃。飯后我們?nèi)胰チ索胫合锟赐宋业奈彐∽?,因五妗子身體不適,剛打完吊針,所以坐了片刻,我們就告辭回酒店休息了。
第二天7月22日星期二,因為天氣炎熱,大家同意自由活動,利用早晚不太熱的時間,各自游覽了大明湖公園,老舍紀念館,五龍?zhí)豆珗@,文廟和芙蓉巷老街等著名景點。這些景點都給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第三天7月23日星期三,集體去了千佛山。山雖不高,不到300米,但因我和雅琴以前上山游覽過,現(xiàn)已都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又加雅琴腿關(guān)節(jié)不好,故而我倆就不上山了,坐在山腳下休息,等他們游完下山后,一起走。濟南的變化實在太大,到處都是高樓大廈,連原來去千佛山的路都無法辨認了。
第四天7月24日星期四上午,我們?nèi)胰⒂^了濟南清真北大寺和清真南大寺。北大寺始建于明弘治年間。在北大寺受到了李全福教長的熱情接待,他帶我們參觀了大殿等建筑物,并贈給我們幾本教門書。臨行前,我們向北大寺李教長奉送了經(jīng)禮和齋月乜貼。
隨后我們?nèi)⒂^南大寺,南大寺始建于元元貞元年(1295年)。在南大寺,同樣受到金述龍教長的熱情接待。此時真巧,正逢濟南伊協(xié)崔然貴會長和馬杰副會長來清真寺檢查濟南穆斯林書畫展工作,經(jīng)金阿訇介紹,二位會長熱情地接見了我們并合影留念。我們也借此觀看了書畫展,得到一次學(xué)習(xí)機會。濟南伊協(xié)為豐富穆斯林的文化生活和彰顯穆斯林書法、繪畫的才能,舉辦了此次展覽,做了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值得贊揚!
我們參觀了大殿內(nèi)部和其它建筑物。在大殿外走廊上立著一塊石碑,我指著這塊石碑對孩子們說:這塊石碑上有你們曾祖父左凌云的名字。這塊石碑是民國十年重修該寺時所樹立的。石碑上還刻有許多捐獻人的名字。文海、孟櫻聽后馬上拍照留念。
我又告訴他們: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每年寒冬臘月,你們的姑爺爺于樂亭和姑奶奶左鎮(zhèn)范就在該寺后門設(shè)立粥棚,施舍熱粥,救濟窮人。在于樂亭等鄉(xiāng)老的倡導(dǎo)下,濟南創(chuàng)立了“成達師范”。于樂亭先生對“成達師范”不斷地進行資助,為其發(fā)展做出了貢獻。
臨行時,我們也向南大寺金教長奉送了經(jīng)禮和齋月乜貼。此次參觀清真南、北兩大寺,使我們受到一次伊斯蘭教的洗禮和穆斯林善舉的傳統(tǒng)教育,受益匪淺。
中午,五妗子唐英敏家的表兄弟姐妹在東西順清真館設(shè)宴歡迎我們。親友們難得相聚,深感欣慰,說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因為下午四點文華,文海、蔣穎、孟櫻、左屹林還要趕往火車站,乘5點40分k118次列車返回上海,所以不便久留,就依依不舍的告別了親友,回酒店了。文華、文海他們走后,我和雅琴才開始了訪親問友活動。
7月26日星期六,中午在云亭清真樓我設(shè)宴答謝雷玉貞和丁英宇夫婦,大外甥女楊東霞和丁英憲夫婦,以及二外甥女楊東平和馬吉磊夫婦,因為去年我來濟南時曾受到他們的熱情接待。席間,拉拉家常,舉杯交錯,互祝健康,大家認為能有機會再次相聚,深感無限欣慰。
《濟南穆斯林》原主編、現(xiàn)為顧問的馬明老師(筆名:伊牧之),因患感冒,沒有接受我的宴請,但餐后馬老師特意來到清真樓和我們茶敘。馬明老師對主編《濟南穆斯林》季刊和研編濟南回族族譜以及編注濟南雷廣敬先生的《集云堂詩文選》均做出貢獻,深受穆斯林的敬重。茶敘片刻后,在分別時合影留念。由馬吉磊開車,先把馬老師送回家,后又開車并在楊東霞、丁英憲夫婦陪同下,把我和雅琴送回酒店。
7月28日星期一,中午我和雅琴在離開濟南之前,又去麟趾巷看望了五妗子唐英敏。五妗子因身體不適,連日來都去醫(yī)院吊針,當?shù)弥覀z特意前去看望她老人家,并和她告別時,今日她執(zhí)意不去吊針了,在家等著我倆來。我倆聽后十分感動。
在五妗子家中,還見到了幾位親戚,大家嘮嘮家?!灰鄻泛?span>!
下午4點,維堯弟派來汽車,山淑君妹和維中弟送我倆進火車站。5點40分開車,于是告別了親友,告別了濟南!
7月29日星期二清晨6點一刻抵達上海南站,孩子們來車站接我倆回家,至此結(jié)束了整整8年的濟南故鄉(xiāng)行。順利,平安,應(yīng)感恩真主!
2014年8月8日
(作者系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少數(shù)民族聯(lián)合會名譽會長、回族退休教師)
責(zé)任編輯 崔剛安
來源:濟南穆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