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 時間:2008-07-08 點擊:點擊:
清朝乾隆年間,著名詩人、文學家、任沐陽知縣的袁枚,有一回在海州一位名士的酒宴桌上,看到一道菜是用芙蓉花烹制的豆腐。這豆腐制作得非同一般,色若白雪,嫩像涼粉,香如菊花,細膩似凝脂,透著一股熱騰騰的清嫩鮮美味,看了惹人眼饞,聞了令人流口水,袁枚來了一塊,細細品味之后,抹了抹滿意的嘴巴,離席直奔豆腐店,笑呵呵地向主人請教做法。
店主是位年老賦閑在家的小官吏,見這樣一位名滿天下的大學者,又是本縣父母官的人登門求教,覺得是難得的榮耀,就成心擺擺架子,讓這榮耀再輝煌一番,于是笑道:“俗語說得好:一技在身,賽過千金。這制法豈能輕易傳人?”篤誠的袁枚聽了信以為真,略一思考,似乎明白了什么,說:“你是要銀子?請開個價。”店主一聽,故意生氣道:“瞧你也是個斯文人,莫非把老夫當成貪財之徒不成?”袁枚見店主執(zhí)意不肯,知道這尊菩薩難求,不禁急得團團轉(zhuǎn),嘴里喃喃地說:“怎么辦呢?怎么辦呢?”見了袁枚急吼吼的樣子,店主暗自好笑,也知道袁枚是真心求教,于是換了一副口氣,一本正經(jīng)地說:“陶淵明當年不為五斗米折腰,請問你肯不肯為這豆腐而三折腰?”袁枚一聽,嗬,忙了半天,原來人家是嫌我禮數(shù)不夠。抬頭一看,老者起碼比自己年長一輩,心想,就算我敬你是個長者,給你問候施禮也是理所當然,三折腰有何不可。袁枚忙對老者施禮道:“多謝老丈提醒,小生剛才太過魯莽,這就向老丈致禮!”于是跑過去扶老店主端端正正坐好,畢恭畢敬地向老店主彎腰三鞠躬。
老店主見他居然真的俯首屈尊求教,不禁心想,這傻小子也真是的,我不過是和你鬧著玩,你小子倒玩起真的來了。忙歉疚地對袁枚說:“折殺老夫也,折殺老夫也。”一面頻頻答禮,最后嘛,當然是竹筒倒豆子———一嘩啦,將豆腐的制法全教給了他。后來,這位大學者在編撰《隨園食單》時,特意把這一新制法收錄書中,使之廣為傳播,讓更多的人享此口福。